本报讯(记者 孙盈)就二战中被强掳并被迫从事过苛劳动的中国劳工等5名原告起诉日本“西松建设”公司,索赔每人550万日元一案,“西松建设”10月23日以出资2.5亿日元设立受害救济信托基金等条件同原告方达成和解。11月1日,原告代表与原告方律师等在东京全水道会馆举行了报告集会。
84岁的邵义诚是该案唯一尚在人世的受害劳工,他在肯定日方推动和解的姿态,对日方做出正式道歉感到欣慰。劳工遗属杨世斗则对日方建设纪念碑,使这段历史能被后人所知感到满意。“西松建设”方面的律师高野康彦发表了公司的谈话称:“感谢原劳工方面的努力”,对于其它工地的强掳问题,“也正在进行协商,期待同样使其得到解决。”劳工方的律师内田雅敏称“双方之间有过很多对立,但今后将成为朋友关系。希望这次和解能为其他与强掳有关的企业及政府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一些帮助。”
1944年,360名中国劳工被西松组强掳到日本广岛安野发电站工地从事重体力劳动直至日本战败。1998年,5名中国劳工及遗属向广岛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西松公司进行赔偿。该诉讼本身在2007年最高法院的终审裁决中以劳工方败诉告终。与法院受理案件无关的“即决和解”手续10月23日在东京简易法院进行。在战后赔偿的诉讼中,未败诉的日本企业方主动同意实施金钱补偿的情况实属罕见。根据和解条款,除原告外,同在广岛县安芸太田町水力发电厂建设工地工作的360名中国劳工也被列入基金补偿的对象。和解条款中还写入了道歉的语句。
84岁的邵义诚是该案唯一尚在人世的受害劳工,他在肯定日方推动和解的姿态,对日方做出正式道歉感到欣慰。劳工遗属杨世斗则对日方建设纪念碑,使这段历史能被后人所知感到满意。“西松建设”方面的律师高野康彦发表了公司的谈话称:“感谢原劳工方面的努力”,对于其它工地的强掳问题,“也正在进行协商,期待同样使其得到解决。”劳工方的律师内田雅敏称“双方之间有过很多对立,但今后将成为朋友关系。希望这次和解能为其他与强掳有关的企业及政府解决这一问题起到一些帮助。”
1944年,360名中国劳工被西松组强掳到日本广岛安野发电站工地从事重体力劳动直至日本战败。1998年,5名中国劳工及遗属向广岛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西松公司进行赔偿。该诉讼本身在2007年最高法院的终审裁决中以劳工方败诉告终。与法院受理案件无关的“即决和解”手续10月23日在东京简易法院进行。在战后赔偿的诉讼中,未败诉的日本企业方主动同意实施金钱补偿的情况实属罕见。根据和解条款,除原告外,同在广岛县安芸太田町水力发电厂建设工地工作的360名中国劳工也被列入基金补偿的对象。和解条款中还写入了道歉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