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掌印川美有容乃大 ——访中国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
日期: 09年08月2期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724中国四川美术学院现代绘画展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开幕,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罗中立率领近年来在中国画坛异军突起的四川画派的代表画家们现身东京,受到了日中美术界人士和美术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尽管身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的罗中立,工作十分繁忙,同时作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油画画家,粉丝众多,但近身采访罗中立,感受到的只有他为人的谦逊平和和对艺术的挚爱。

原定于723日到达东京,但因为天气原因飞机不能起飞,也就在这天,罗中立发烧入院,医生建议取消赴日行程,但考虑到东京画展的日程已经安排好,众多的日中美术界朋友在期待,和来日与东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合作交流项目等,罗中立坚持在24日率团上了飞机,出了机场就赶往日中友好会馆参加画展剪彩,放下剪刀,罗中立又赶往医院看病。尽管非常辛苦,但罗中立对记者表示这些年来,伴随著中国经济的腾飞,在艺术领域也发展迅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成就上突飞猛进,引起世界艺术领域的瞩目。但四川美术学院和中国画坛的众多院校一样,都与欧美等国交流较多,与亚洲国家的交往相对较少。这次访日也是他第一次来日本。虽然对日本画界的了解不多,但近些年来日本作为近邻对中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如日本的流行文化、日本的卡通文化、日本的著装时尚等都对中国的生活影响巨大。此次他们来日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对日本艺术界的了解,同时与东京大学艺术学院等日本艺术院校展开实质性的合作交流。

每一位画家都有代表其成就的代表作,罗中立的代表作是闻名于世的《父亲》。1981年,在中国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展上,当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的罗中立以一幅大型油画《父亲》,一举成名;那是中国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幅巨幅头像,画面上是一张满是皱纹的苍老面孔,罗中立以饱含深情的油墨刻画出中国农民饱经沧桑、忍辱负重、艰难生存的典型形象,所有的评委都被深深地打动了。画作的原名叫《我的父亲》,评委吴冠中先生提出,作品表现的人物完全是我们上一代的父亲形象的一个概括,应该改名为《父亲》。就是这幅《父亲〉,夺得当届美展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罗中立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他的《父亲》得奖后,中国美术馆给了他400元奖金,他花30元请同学吃顿饭,在当时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现在有业界人士评估,《父亲》的市场价已高达几个亿。

1982年毕业后,罗中立留校任教。1983年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留学,1986年获硕士学位毕业返校。1998年出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这期间他的作品参加了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1996上海双年展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20世纪中国油画展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等。在北京、台湾、悉尼、纽约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哈佛大学、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台湾高雄山美术馆等处收藏。

罗中立出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时,川美正处在低迷阶段。罗中立对于当官后行政工作占去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失去创作的激情和时间等也有些犹豫。但面对全校师生的期待他还是走马上任了。上任后起用浪迹天涯的岛子执掌美术学系,邀请王广义、方力钧开讲座,在学校打造出一派感性的艺术氛围。同时给老师们建造了200多套工作室,还买下一个坦克仓库,打造成一个面向全世界的创作中心,让全球有才华的职业艺术家都可以在这里创作一年至两年,罗中立的理念就是把川美办成一个黄埔,一个硅谷,一个艺术家的摇篮。

此后10年间,四川美院在罗中立领导下,在川美打造出一个宽松、开放、兼容的环境,川美的在中国画坛也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美术界三强名校之一,涌现出一大批颇有成就的70后、80后艺术家,川美的年轻的艺术家显示出了他们在绘画上的独特视角和风格,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一支显要的生力军,他们和上一代川美艺术家一起,被称为四川画派

此次来日展出,就是集中了包含四川美术学院自伤痕、乡土美术开始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到今天刚毕业的优秀学生的作品,基本上是对四川美院近30年来的发展历史的一次梳理。把川美在近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留下的浓墨淡彩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介绍给日本观众。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1112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