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民族政策的全球化新思考 ——李钢哲教授谈中国民族政策之今昔
日期: 09年07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编者按:新疆乌鲁木齐在7月5日发生大规模暴力骚乱,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相当棘手,关系到经济建设需要的和谐环境和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但本次新疆骚乱,突现了维吾尔族和汉人之间的对立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现行的民族政策,正在遭遇挑战。为此,《中文导报》专访了中国朝鲜族出身的在日华人学者、北陆大学未来创造学部教授李钢哲。

李钢哲早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多年来亲身经历并关注中国的民族政策。2008年11月22日,他参加日本华人教授会议第5届年会,发表了全球化与民族社会——中国的现实,世界的课题的专题演讲。在本次专访中,李钢哲分析了中国民族政策的特点,并对中国多民族社会提出了全球新时代的展望。

李钢哲首先表示,中国有这么多民族,这么大国土,能够达成长时期的相对安定是不容易的。如果没有好的民族政策是不可能的,跟前苏联比较一下,优劣自判。所以说,中国的民族政策基本上还是不错的,表现为几个方面:1、中国没有急著推行民族同化政策:中国的民族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各个民族充分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经济的阶段,这是中国的现实;2、中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鼓励用民族语言进行教育。相比之下,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英语是第一语言,民族语言是第二语言;而在中国的许多地区,民族语言是第一语言,汉语成为第二语言;3、中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优惠政策:包括经济福利上的优惠,独生子女政策的例外,巨大的财政投入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考大学加分制度等。

不过,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的民族政策也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调整,或者说改革。李钢哲指出,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尚属不错,但现在已经是全球化、国际化时代,是个人自由移民、多元文化共存、社会信息发达的时代。过去,少数民族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没有比较,但现在很多少数民族人士出国,外国人也很容易走进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内政了。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里的中国,中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也不限于中国的国内问题,而会给国际社会带来很多影响,受到国际关注。所以,中国的民族政策和理论,若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是不够的,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都需要有所改变。

李钢哲认为,分析中国在国际化时代应该有什么样的民族政策,首先要跟国际社会有个比较,但现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现行的民族政策,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笼络了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却没能根据不同少数民族的实际需要出发来制定政策,而是千篇一律——这引起了少数民族不满,是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优惠政策偏袒了少数民族,又引起了汉族不满,埋下了隐患,一有导火索,就容易发生民族冲突。

从中央层面来看,中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总体的法律框架是不错的,但在推行实施过程中,屡屡出现简单化、单一化、一刀切现象。中国现在有5大自治区、30多个自治州、100多个自治县、旗等,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在历史上原来就归在中国版图之内,而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在历史上受中国管辖的时间不长,容易成为民族分离的藉口;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缺少独立意识,不容易形成民族问题,而蒙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信仰强烈,更在海外拥有政治关联、宗教关联的国家和区域,容易内外呼应,形成民族对立,甚至对抗。

各种少数民族的情况千差万别,但中国的民族政策和管理手法仍然简单划一,与时代不符。更有甚者,在地域上,一些汉族干部和民族干部素质比较差,执行力弱,没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从而埋下隐患,激化冲突。

去年发生了3.14西藏骚乱,今年发生7.5新疆骚乱,这表明中国现行的做法遭遇到挑战,民族政策已走到了极限。要解决这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从长远著眼来考虑,涉及到重大政治改革。新的民族政策,应该充分强化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不排除像香港那样实现港人治港。李钢哲表示,中国有如此大的版图、人口和民族,港澳两地推行了一国两制,今后还要实现台湾的统一,再加上各种民族问题,必须以50-100年的长时段眼光来观察问题。比如,像美国那样的联邦制应该被允许议论,除了军事和外交权实行统一管理外,各地联邦州政府拥有地方自治权,这可以成为中国的参考选项之一。过去,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提倡过联邦制概念,这种理想在中国能否成为现实,越来越值得议论。

当前,中央政府和民族地方政府要建立起充分的信赖关系,仅仅靠权力管辖与财力输送来维持安定,是纸包不住火的。新疆因为有东突维独等问题,导致地方干部对民族问题过于敏感,与少数民族不易建立信赖关系。另外,乌鲁木齐的汉族和维吾尔族虽然各占一半,但日常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场所和沟通机会,底层人民之间也缺少信赖关系。

李钢哲认为,本次新疆事件爆发,是偶然之中有必然,与去年的西藏事件也有一定的间接关系。在中国内部,新疆地区在一段时间里安定不下来;在国际上,会再次形成对中国的舆论攻击,海外的维独势力会频繁活动,更加嚣张,这是自然的结果。

李钢哲最后指出,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已面临新思考的必要,转换视点和思路,或可成为解决问题的新起点。因为全球化与多民族社会,不仅是中国的现实,更是世界的课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0938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