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
2008年,北京人均储蓄70530元,全国第一,人均GDP达64225元。大量的储蓄和高效的生产能力奠定了北京作为中国理财第二城的基础。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对于北京金融服务的提升是一个极大的契机,银行网点数的激增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方面。
作为这次奥运会惟一官方指定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不仅要负责起整个奥运期间国内外运动员们的资金结算,还要承担所有奥运门票的发售、领取等工作。另外,银行同时也代销奥运官方衍生品,为了让更多人购买到这些商品,各银行都抓紧机会扩大网点覆盖面。
为了应付奥运期间的各种金融需求,中国银行在北京奥运村、媒体村、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以及总部驻地等奥运区域设立5家临时网点,同时在北京新增了80家网点、600馀台ATM机和2000馀台POSE机;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等也增加了六大赛区的营业网点,其中交行合计新增49家网点,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则增加了22个奥运网点。
据中银协发布的《2008年度银行业改进服务情况报告》统计,截至奥运会期间各大商业银行在北京的服务网点数不下3200个。
目前,总部设在北京的中资商业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邮储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10多家。摩根大通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韩亚银行和新韩银行等外资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所有的政策性银行,也都将总部设在北京。
由此可见,北京虽不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但其首都的政治中心地位,对银行也极具号召力。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扎堆在此。几乎所有全国性经济政策、法令和行政审批的发布都来自这里,消息来源和反应速度都是上海所不可比拟的。
2008全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亿元,达到10488亿元,同比增长9%,其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达64225元人民币。以直辖市来看,GDP仅次于上海的13698.15亿元。据招行报告显示,北京高净值人群人均可投资资产为3430万元,稍逊于上海的3500万元。
【 上海 】
招商银行连同贝恩公司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指出,上海市人均可投资资产全国最高,达到约3500万元。
上海人的富裕,全国首屈一指。2008年,上海居民人均存款为64004元,其居民储蓄为12084亿,人口1888万,人均存款略低于北京的70530元。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方法,2008年上海人均GDP已经达到73124元,换算成美元的话,达到10529美元,突破了万元大关。
上海人的精明,尽人皆知;上海人理财的意识,领先全国。这为银行理财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仅在上海的大拇指广场,就有13家银行汇聚在此。如此高密度,恐怕在全国也数一数二。2006年9月,联洋社区的大拇指广场边上已有六、七家银行,短短2年多已扩展到13家,而且新的银行始终在等待进入机会。
“整个联洋社区有12个小区、4万多客户,而且大拇指广场已成为浦东第二大商业中心,非常类似于国外的社区生活模式,客户类型也以中高端为主。”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副行长彭悦箐表示,“现在中资银行都在向零售银行转型,以往的网点对公、对私业务都有,但在联洋社区银行都以对私为主。”
今年4月2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正吸引更多银行到上海驻点。
今年5月25日,渤海银行正式成立上海分行,以此作为走出区域发展桎梏、谋求上市的重要步伐。而此前,宁波银行、浙商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已陆续进入上海发展。
与北京相比,将总部设在上海的商业银行并不多,只有交行、浦发、上海银行等寥寥数家,但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日本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花旗银行和荷兰银行9家外资行均将总部设在上海。从中外资行总部比例可以看出,上海较北京等地更吸引外资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