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束缚:更新护照须交检讨书
日期: 09年06月4期

  日本应该是提倡民主和自由的地方,但是不能保护我。有这种感觉的原留学生不只我一个。

  1989年天安门事件时,在大阪大学大学院研究社会学的46岁的赵京先生言词里透著气愤。

  作为中国政府的公派留学生的赵先生,担任天安门事件后成立的民主化组织的关西地区代表。接近护照更新期限的1991年夏天,他到学校去谘询此事,他的指导教授要求他在向中国总领事馆提交的检讨书上签名。检讨书中写著参加学业以外的活动是不恰当的。今后要专心学业等内容。关于这个事情,赵先生的指导教授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是痛苦的记忆。对于专心致力参加民主化运动的赵先生,中国政府施加了中止奖学金等压力。预感到赵先生的护照没有更新的希望,指导教授多次与总领事馆沟通,但是均不起作用。

  到了19918月左右,无计可施的指导教授经历了一件奇妙的事情。

  一天,事务所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也没有报上自己的名字,只说请你来一下。指导教授马上意识到:是赵先生的事。指导教授急忙来到离大学不远的那个被指定的地方,那是一个连招牌也没有的煞风景的事务所。里面一位刚进入老年的日本男人,打开桌子上面的文件给指导教授看。上面记载著赵先生什么时候参加了怎样的集会等,是一本有详细记录的资料簿。

  您作为指导教官是不合格的。男人给他定性给日中友好增添了裂痕,最好向总领事馆谢罪。男人继续说道,并随后提出向总领馆提交检讨书,和在不给领事馆添麻烦的深夜去总领事馆谢罪的两点建议。

  数日后的上午12点多,指导教授去了总领事馆谢罪,并且写了检讨书让赵先生签名,送到了总领事馆。不久赵先生的护照得以更新。

  不明白那个男人究竟是什么人。指导教授现在回味认为可能是想尽快将这件事处理掉,这是有权利的人的指示

  赵先生在1995年,结束了日本的生活,远渡美国。现在他所说的理由是我认为这不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应该是仅对我个人的个案处理

  日本政府在天安门事件以后,控制以人权问题批评中国。在发生赵先生的事的时候,海部首相作为发达国家首脑在事件后第一个访华,并表明一时冻结的日元贷款正式重新启动,著手对中关系的全面修复工作。

  当时是外务省亚洲局长、原驻中国大使谷野作太郎回想当年时说道:制裁中国对亚洲的和平、安定有好处吗?将来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这些是作为邻国的第一课题。

  青山学院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高木诚一郎指出:日本控制对中国的人权批判的理由之一,是因为历史问题。日本政府担心中国政府拿出过去战争时期日军的行为来反击。

  对体制不相同的邻国,日本要怎样相对?天安门事件提出的课题,现在也在持续。中国政府的磁力越过了大海,束缚著在日本华人。

 

  报道原文刊登于《朝日新闻》200968日朝刊第3

  原文采写:林望

  中文翻译:李春雁

  本文相关照片由《朝日新闻》独家提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3/10760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