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对央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的市场三大猜想
日期: 05年03月4期
      中国央行决定,自2005年3月17日起,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存款年利率由现行的1.62%下调至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
      业内专家对此政策的预期不一。有专家认为,央行此政策是在为下一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准备。同时,也有专家认为,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将更具有灵活性;将会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资金利用能力。


      国信证券分析师朱琰称,这次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是一个提前的缓冲举措,可以缓解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对银行的冲击,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先缓解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给银行带来的资金面上的压力。朱琰预计,这项政策的出台可能预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幅度在1个百分点左右。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一种紧缩性货币政策,它将直接减小银行的贷款乘数,从而减少经济系统的货币供应量。朱琰称,近期的数据显示,各项经济指针仍然在相对高位运行,因此近期内出台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调高存贷款利率,实施宏观调控的可能性很大。
      国泰君安研究员伍永刚则认为,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有利于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敏度和主动权。在下调之前,较高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大量的资金存放在央行,获取无风险收益,这样,银行的准备金就处于高位,可调控的弹性较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日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长期看来,这次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将会提升法定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敏度,使央行的货币政策主动权加大。


      西南证券研究员罗栗认为,央行此次打的是组合拳,出台的是相互作用的政策组合。罗栗称,央行这次针对房地产贷款的加息是一种结构性调整政策,意在对房地产价格进行控制,这是一种紧缩性的政策。而同时,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会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把存在央行的资金用于贷款等其它领域,这客观上又会加大经济系统的货币供应量,因此是一种放松银根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罗栗认为,央行此次同时出台一紧一松的货币政策,是为了防止紧缩性货币政策给经济系统带来大的震荡,以便逐步地、温和地实现抑制房地产过热的目标,这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长江证券研究员徐君认为,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利率有利于理顺央行的利率关系,是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长江证券徐君认为,下调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利率,将逼迫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金的盈利能力。超额准备金利率下降将改变商业银行对待资金运用的态度。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后仅高于活期存款0.72%的水平,远低于三个月定期存款1.71%的水平。因此,商业银行就不会在央行存储过多的超额准备金,而会拿出一部分超额准备金用于其它领域,以追求更高的回报。这客观上会促使银行提升自身资金经营能力,增强盈利能力。而这对中国即将开放的金融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超额准备金利率的下调,商业银行必将改变拼命吸存的策略,未来将根据资金实际需求情况确定存款总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5/1059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