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野)房丽燕
最近非常喜欢人家跟我谈论关于高中生的话题,最好是这样的对话:
“你女儿多大了?”
“今年刚上高中。”
“上高中了,祝贺祝贺!哪所高中啊?”
这时我的心中便一阵狂喜,心想等的就是您这个问题。于是,不无得意,而又半遮半掩地说:“深志。”
一般对方都会无一例外地表示:“好棒!你女儿一定大脑发达,成绩优异。”
然后,我就喜滋滋,甜蜜蜜,虚荣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但有很多时候日本人并不问考上的是哪所高中,因为只要一说出高中的名字你孩子的学习能力便暴露无遗。若是高水平倒也罢了,若是个不入流的学校,则会让家长难堪。以日本人的“远虑”意识,采取不深问的做法是最保险的,可以避免尴尬。就连女儿的同学之间,很多人都不知道对方报考的是什么学校。不知这算是隐私保护得好,还是为人著想“远虑”得好,只是这种“远虑”无疑让我很不过瘾、不满足。一不留神便不打自招地“主动交待”,以期得到对方的盛赞。想想我这人也挺没劲的,图的不过是几句美言而已。这倒是让一向认为超凡脱俗的鄙人发现了自己不过是凡妇俗女一个,虚荣心挺强。
言归正传。话说升入了高中的小女,首先不得不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吃穿。吃穿成了需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大问题,因为迄今为止她上学从未操过吃穿的心。日本的义务教育到中学,午饭也就管到中学。除了运动会、音乐会、郊游踏青这样的大型活动外,学校都给提供由营养师配餐的午餐,于是吃不成问题。穿呢,中学的话,无论公私都有校服,一年四季就两套式样,想推陈出新都不行,只能老老实实地与人统一。一套校服穿了三年,著实很一劳永逸。公立小学没有校服,但那时的孩子,妈让穿啥就穿啥,特听指挥呀。妈只要随时注意划拉点儿过季大甩卖,便可以物美价廉打扮小公主了。所以穿也不怎么操心。
上了高中,除了不再享受义务教育的免教科书、学费外,还没有了校服及午餐服务。关于校服,长野县立高中与私立高中及其它地区的高中不同,不仅是小女入学的这所高中,而且其它的大部分公立学校也都没有校服。其它学校的情况不了解,就这所学校来说,“自治”是它的传统,教育宗旨是培养有自觉、自治意识的人。开学第一天,我们家长也被灌输了一通“自治”。班主任老师还当著家长的面对全班同学说,自治就是自我管理,包括自觉主动地学习。比如自己在家预习第二天要讲的内容。第二天,老师会问有没有问题,如果谁也不提问题,就说明大家都懂了,这个内容老师就不讲了,而继续下一个内容。自治做到这份儿上谁还管你的穿衣戴帽?因此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只要做好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无论是奇装异服,还是化妆染发都是个人的自由,不算违反校规,属自治范围,如学不学习是自己的事一样老师不会多干涉,一切责任自负。
有了自由应该说是好事,但并非所有的自由都那么令人期待,至少作为家长对这种服装自由的期待感就不是那么强烈。有校服多好,省事儿呀,一年中200多天上学的日子冬夏两套衣服就解决问题了,不用担心是否穿得太土、太洋,太引人注目,或太不起眼儿。从众就安心。可现实是我们必须为穿伤伤脑筋了,而且高中生已不能像从前那样一切听从妈安排,人家有了半瓶子醋的审美意识,对妈划拉的便宜货不“感冒”,要追求时尚了。于是,开学前为她备出了至少一星期不重样的几套,她还不满足,说,那下一星期不又得穿重了?废话!365天,你还要备365套衣服不成?搭配著穿!我指示。
这是穿的问题,还有吃呢。不提供午餐了,也不能饿著呀!只有带饭盒了。这可是考验我的时候了。对日本人来说,带饭盒不过是很普通的事。我职场的很多人都自带午饭,不仅为省钱,还为健康营养,据说还体现著爱,人称男人的饭盒为“爱妻便当”。而我却是个喜欢偷懒儿,又没有“便当”传统意识的人,几乎从来与便当无缘。再说我和老公的职场又都有食堂,因此我老公也就很少吃上他爱妻的便当了。极其极其偶尔的,家里的剩饭剩菜适合组合成便当的时候,我也带过。这时办公室里的人们便惊奇地瞪著眼睛问我:“好稀奇!今天怎么啦?”像是太阳从北边出来了。可是从现在起,为了高中生,我却不得不过与便当有缘的日子了。
这样,每天晚上我捧著本《男女中、高中生便当》的书研究第二天高中生的配餐,力求满足人家的食欲、营养需求;高中生则在衣柜里翻找、搭配著第二天的fashion,力求得体、时尚。
早上,我则要比以前早起半个小时,很不熟练地将前天晚上研究出的菜谱做成实物。我没有将那些食物做成艺术品的本事,只希望味道不要太糟,营养要均衡,不经看没关系,经吃就好。而且沾了高中生的光,老公和我自己都有了享受便当的机会。不知道我的便当是否令二位满意,但无论满意还是不满意都是我煞费了一番功夫精心制作的,称其为“母爱便当”、“爱妻便当”应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