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黄土高原的生态文化回归之路 ——“绿圣”朱序弼和织绿的人们
日期: 11年03月3期
2010年8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发行了一部名为《黄土高原织绿的人们》的资料书籍,该书由大阪大学深尾叶子教授和东京大学安富步教授负责编写,以中日双语对照的形式,向人们介绍了中国陕北黄土高原榆林地区的成功绿化经验,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沙漠绿化做出重大贡献的“绿圣”朱序弼老人,和围绕朱序弼老人所发生的“黄土高原织绿的故事”。

一、2000多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森林覆盖水草丰美
位于中国北部的黄土高原,因为生态环境所遭受的严重破坏,据说每年要流失16亿吨土壤。现代人说起黄土高原,就是贫穷、落后,黄尘满眼,看不到一丝绿色生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当今黄土高原的的真实写照。
而实际上,人们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黄土高原一带属于暖温带草原,从西周开始便成为游牧民族理想的驻牧之地。至秦时,秦始皇所修建的“秦直道”纵穿陕北黄土高原,长达700多公里。《汉书》记载“秦直道”时,称其:“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由此可见,如果当年的黄土高原像现在一样沟壑纵横、陡峭壁立、黄土土质比沙还细、水溶性强,一下雨便奔腾而出、土壤流失的话,即使是秦始皇,也不可能修成如此浩大的驿道工程。
已故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通过多年对陕北历史地理深入研究之后曾经推定:一千多年前的黄土高原,是一块森林覆盖、土地肥沃的水草丰美的好地方。日本著名的生态学者松本聪教授,也通过研究黄土高原的土壤成分与结构,有力证实了史念海先生的推定。而现在黄土高原的贫瘠,是源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令山成秃山,河流干涸。失去丰富自然资源的黄土地的人们,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先人对于自然的挥霍,报应在自己的子孙后代身上。
但是黄土高原并不是从此毫无希望。生态学者们在多次实地考察黄土高原后,指出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仍然具备自我恢复能力,只要采取科学得当的方法,黄土高原的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逐步恢复。

二、黄土高原的“绿圣”——植树造林60载的朱序弼
陕北黄土高原的榆林地区,流传著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真实故事。
有个只上过二年学的穷孩子,在黄土高原的泥沙中,摸爬打滚几十年,居然自学成才一手独特的育苗和嫁接技术,靠自己的一双手,搜集、引种和培育了2055个植物品种,并且还分文不取地手把手教会周围的乡亲们。
这个穷孩子现在已经年近八十,老到有些走不动了,但这无法改变他天性中对植物的挚爱,他依旧跟年轻时一样,每天都要一个人对著那些成长中的小树说上一会儿话,每一棵树,对他而言,都如同他的一个孩子。
这位老人叫朱序弼,当地的乡亲们敬重地尊他为“绿圣”,在他所居住的陕北榆林地区,历史上曾经长期遭受沙漠侵害,是中国西部水土流失、沙漠化的重灾区,但这片原本贫瘠干涸的黄土地,如今居然郁郁葱葱一片绿色。
1932年,朱序弼出生于陕北榆林的朱家寨村,因为家里穷,朱序弼从小靠给人放羊为生,几年下来,认识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各种树木野草,并了解和掌握了它们的习性与特征。到了1951年,19岁的朱序弼被招收到榆林农校的农场里当了工人,从此与植物们结下不解之缘。
1955年5月,朱序弼用半分地和500根插条,开始尝试有“沙漠王子”、“荒沙克星”之称的“沙地柏”短枝扦插育苗技术,在长达30年之久的研究试验中,朱序弼不断汲取屡次的失败经验,终于在1984年成功研究出可令成活率高达90%以上的“沙地柏”短枝扦插育苗技术。朱序弼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1984年《中国沙漠》的第二期,引起了海内外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除此以外,朱序弼还在贫瘠的黄土高坡上成功栽培出圆柏、杜松、胡杨等二千来种植物,甚至不惜费时八年,成功挽留住濒临灭绝的陕北之花——山丹丹花。并于1988年在黄土高坡上创办了中国的第一家民办植物园“黑龙潭山地树木园”。

三、日本来的陕北女儿——深尾叶子
深尾叶子,日本大阪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副教授。叶子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叶子的父母,年轻时是中国革命的积极支持者和崇拜者,甚至就连叶子的名字中的“叶”,也来源于叶挺将军的“叶”这个姓。1979年,还是高一学生的叶子,作为中日友好高中学生代表团成员,第一次访问了中国北京等地,高中时代的中国之行,为叶子定下了未来的人生目标,叶子为此报考了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的中文系,决心专门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大二那年,叶子自费去中国旅游,从北京乘坐京广铁路的火车时,从车窗看到铁路两边的中国农村风景,心中无比向往,于是产生想要去中国的农村长期居住的愿望,希望去实地了解中国的农村,体验中国农民们的生活。
1990年,叶子27岁,第一次踏上陕北的黄土地。最初吸引叶子去陕北的动因,是源于两部中国电影:陈凯歌的《黄土地》,和路遥原著、吴天明导演的《人生》。叶子说“我被这两部电影的景观,腰鼓和民歌等农民艺术吸引住了。”
在刚刚到达陕北的第二天,叶子就认识了朱序弼老人,叶子说:“这一切都是缘分。”那是在1990年的夏天,叶子和同行的另几位日本学者一起,去榆林访问时,正赶上当地的黑龙潭庙会,庙会上的人山人海,当地老百姓们对于庙会的浓烈兴趣,引起叶子极大的兴趣。而更令叶子惊奇的是:黑龙潭四周的十来个山头,放眼望去居然一片郁郁葱葱,绿荫成林,与陕北其它地方一个个寸木不生的光秃秃山头形成了极强烈的反差。
是谁的双手如此神奇,居然能令满目黄土的贫瘠土地变成一片翠绿?惊奇不已的叶子,在当地乡亲们的指引下,第一次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朱序弼。那个时候的朱老人才五十多岁,一身旧衣服被烟头烧了无数个洞,喜欢带一顶看不清颜色的解放帽,为了便于照顾植物们,一直不肯搬家,住在一间土砖的小屋子里。朱序弼为人憨厚和气,还童心未泯,非常喜欢开玩笑,叶子才第一眼看到朱老人,就喜欢上了这位“爱树如子”、自称“憨憨”的陕北老头儿,会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叶子,开口唤朱老人为“爹爹”,朱老人也就毫不客气地认下这个来自日本的干女儿。
黄土高原的窑洞、庙会、还有总是憨笑的朱老爹和淳朴的乡亲们,这一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吸引住了叶子和她的同伴们。叶子他们决定将陕北作为研究中国农村的长期基地。
从认识朱老人之后,叶子和她的朋友们,开始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来来回回地往返于日本和陕北之间,每年都要去若干次陕北榆林的杨家沟,每次一个月或三个月左右,久的时候则长达半年,他们住在当地农民的窑洞里,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生活。问叶子一共去黄土高原几次了?叶子说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每次去杨家沟,杨家沟的老乡们隔老远看到她,就会喊:“哟,叶子!回来了?”叶子因此说:“我的老家在陕北。”

四、黄土高原的国际民间绿色文化网络
叶子和她的同伴们在长期考察黄土高原之后发现:当地人的“庙会”十分具备凝集力与吸引力,每一次的“庙会”,对当地老百姓而言,都如同过节一般隆重,人们对“庙会”的热心程度超乎常人的想象。
何不以“庙会”这一自发性民间活动作为凝集力量的发条,来推动黄土高原的绿化以及传统文化回归呢?2002年8月,叶子对朱序弼老人提议:成立一个民间绿化组织,举办类似“庙会高峰会”的活动,来推动黄土高原的绿化建设。叶子的这一提议,正中朱老人下怀。当初,朱老人在创办中国第一家民办植物园“黑龙潭山地树木园”时,就下决心“不仅仅只建一个黑龙潭,而是要建十个、二十个黑龙潭。”而成立一个民间绿化组织,可以有助于朱老人将黑龙潭植物园的成功经验,通过有组织的庙会活动,推广给更多的地区和人们,令黄土高原上出现更多自发性的绿色据点。
2004年1月29日,“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网络”成立大会在陕北榆林卧云山召开,在成立大会上,叶子与她的搭档——来自东京大学东洋研究所的安富步教授一起,提出了““生态文化回归”这一概念,所谓“生态文化回归”,是涵括地域文化与生态系统同步回归的一种战略手段。安富步教授和叶子他们一致认为:在陕北的黄土地上,拥有极其优良的地域文化,例如陕北的窑洞、庙会、陕北人的信天游、还有陕北人独有的传统生活方式等等,都是陕北独一无二的人文传统,在信息化的全球时代,这些传统的地域文化尤显珍贵,而随著现代化进程,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正在一点点遭受破坏,因此,十分有必要与陕北的绿色生态系统一起,在同步回归中得到妥善的保护。
“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网络”正式成立之后,每年定期在黄土高原不同的庙会召开会议,每一次会议都由当地农民们自筹资金、自主策划、自行召集和实施。根据2010年2月24日的《榆林日报》报道,如今,这一群众性民间组织,已有会员单位81个,并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建立了业务联系。网络成员单位创办的树木园、植物园、花木园、灌木园等苗木基地有50多个,遍布陕北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各县(区、旗)。

五、“黄土高原的生态文化回归”引起的海内外关注
早在在1984年,当朱序弼老人成功研究出成活率高达90%以上的“沙地柏”短枝扦插育苗技术之后,。朱老人的这一研究成果,便引起了海内外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从90年代初开始,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典、朝鲜等各国的环保专家和植物学者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前往榆林拜访中国的“绿圣”朱序弼,这些学者专家们在参观了由朱序弼老人主持的民办植物园之后,一个个惊奇不已,来自美国犹他州大学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威廉•霍华德•霍顿曾这样对朱序弼老人说:“我在世界各地参观过许多植物园,但没有一个能比这个更美丽。”
2004年,由陕北本土作家陈江鹏所著的《地球的再生从这里开始——“绿圣”朱序弼纪实》在香港出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朱序弼老人的生平和植树造林的事迹;
2005年,东京大学东洋研究所安富步教授所撰写的《让人生奇遇满帆——来自中国黄土高原》一文,被编入日本高中生的阅读教材,在这篇文章中,安富步教授向日本的高中生们介绍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植树造林半世纪的朱序弼老人、以环境和文化同步回归为目的的“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网络”等;
2007年4月,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电视台和西班牙《先锋报》的二位记者,特意从北京赶往榆林采访“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网络”的组织者之一朱序弼,这二位长期关注中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中国新闻部记者,看到历史上曾屡遭沙漠侵害的榆林,如今居然一遍郁郁葱葱的绿色,而这一遍绿色的源点,都来自于他们眼前这位瘦小的老人时,不由得十分吃惊。
2010年8月,由大阪大学深尾叶子教授和东京大学安富步教授负责编写的《黄土高原织绿的人们》一书在日本出版发行,这本书以资料集的方式,详细记录了“绿圣”朱序弼老人、黄土高原的民办植物园、“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网络”的成立及发展。
2011年3月4日,由深尾叶子和安富步等一同发起的“NPO法人CREC"环境保护组织在日本大阪召开了成立大会,会上,深尾叶子与安富步向来宾们介绍了黄土高原生态文化回归之路的成功经验,并同时提出“地球是人类的里山”这一口号。“里山”一词,源于日本摄影家今森光彦所提倡的、以“人类融入自然”为前提的“里山”这一理念。所谓“里山”,并不是指离乡村很近的山野,而是指人类为了丰富自身生活的一种活动,是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一起共同丰富的“生活方式”名称。
“里山”一词的概念,与“生态文化回归”是近乎一致的。没有地球,就没有生命,也就根本没有人类,地球,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母亲。从黄土高原的生态文化回归之路,我们可以看到:只有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关爱、得以重生,我们人类的子子孙孙,才可能拥有一份丰厚的未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3307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