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让失败者也能成功 / ——访早稻田大学教授,四科博士陈文权
日期: 06年02月2期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一个外国人,在日本从零开始,获得4个博士学位,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但来自印尼的华裔学者陈文权教授却使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如果说这是一个奇迹,那是自我发现、自我觉醒、自我证明的奇迹。
  1974年,陈文权24岁时作为私费留学生来到日本。陈文权从学习日本语开始,在过去的30年里,先后拿下了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东北大学医学博士、东京理科大学药学博士、早稻田大学教育学博士。陈文权备尝留学的艰辛、经历人生的起伏,曾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多所著名大学做过研究,涉足领域从电子工学、超音波医学,创药工程学,一直到临床教育心理学、人才教育学等,医工同攻,文理横跨,成果卓著。近年来,陈文权先后担任早稻田大学国际部副部长、临床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并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反思和挑战日本现行高等教育制度的缺失。
  新年刚过,日本三笠书房推出了陈文权对日本教育现状提出当头棒喝的最新著作《?u??????w??v??????A?A?E?????????????t(Why Do“Failures” Succeed?),获得了很大反响。在书中,陈文权不仅提出了“让所谓的失败者走向成功”这个极富意义的时代命题,更给出了以“感动心灵”、“点燃激情”、“发现自我”为主要内涵的具体教育方法,引起社会反思。
  他发现,日本学生读高中3年,为了考进大学,拼命学习,拼命充电,但许多人进了大学以后非但不充电,反而成了游手好闲的废人,最后沦为Freeter和Neet一族,成为社会边缘人。陈文权指出,错不仅在学生,更在于老师,是大学教授们没有用心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没有让他们找到心底的红线。大学4年从18-22岁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可塑与发展阶段,也是改变人生的最短距离。其间,学生不仅培养起思考能力、分辨能力、反驳能力、解决能力,他们更需要找到挑战的对象,找回征服的感觉。这一切都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但目前的日本社会和高等教育,缺乏人格的昭示和心灵的感动。陈文权以自己的经历和热情,给予学生们发现自我和实现自我的信心,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教育法。有不少学生及新闻媒体等称之为“Soetanto效果”。
  陈文权于1951年出生于印尼,祖籍中国福建省。陈文权早年帮家人做电子生意,收获不薄。但为了学习最先进的电子工学,陈文权于1974年来到日本私费留学。当时,日本的外国留学生为数极少,陈文权为进大学四处碰壁。1976年,他考入东京农工大学电子工学部,发奋学习。大学三年级时,在印尼的家族生意遭排华暴徒纵火,燃烧3天,付之灰烬。陈文权相信,纵使碰壁,人生也不会一片漆黑,总有转机。刚入学时,他在课堂上听不懂日语授课,心里很苦恼。不过他认为小孩子不懂语言也会听说,自己一定能行。他把听不懂的痛苦作为一种锻炼——课堂上学习的是知识,而心灵的锻炼,比如忍耐力、顺应性等,只有靠自己。就这样坚持下去,陈文权在大学三年级时突然灵魂开窍,所有的课程都听懂了。大学4年,别人拿132个学分,他拿了220个学分,其努力程度,有目共睹。
  为了学习电子工学,陈文权于1982年考入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跟随担任日本超声波医学会会长的导师进入这一全新领域。1983年,他所在研究室就获得文部省拨款1500万日元研究经费,购入了最先进的超声波诊断仪器。1985年,陈文权凭“超声波定量诊断法”取得了第一个博士学位。但寄出50封以上求职信,却没有收到一封回折,真所谓“石沉大海”。为此陈文权于1985年进入与东工大有10年合作项目的东北大学医学分部。他在读3年发表56篇论文,取得了十几个发明专利,并于1988年获得第二个医学博士学位。但当时的日本,外国人就职相当困难,更别想做日本人的老师,即使有工作也不过是教授印尼语,陈文权不屑于此。陈文权的留学之路,一次一次遭遇各种障碍,但他总是在逆境中争取主动,挑战自我。
  尽管有两个博士在握,但日本社会依然没有为陈文权提供更多的机会。为此,他于1988年赴美国闯天下,先后担任美国Drexel大学医学工程系助教授、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学部助教授,并获得了美国保健局(NIH)批拨的相当于1亿5000万日元的研究经费。在美期间,陈文权研究成果丰厚,受到专业承认。2-3年后,他之后被提为准教授。
  1993年,42岁的陈文权应聘回日本,在桐荫横滨大学担任教授。他在桐荫建立了日本最新的医学工程部,并主持建成了耗资约20亿日元的研究中心。他拼命教学,拼命研究,拼命工作,终于在1999年病倒,不得不进入休养阶段。为了给自己找回信心,证明自己还行,陈文权在病中又挑战第三个博士学位,并于2001年3月以第一名的成绩,在东京理科大学拿下了药学论文博士学位。陈文权说,自己是在挑战中找回了原来的人生感觉。此后,陈文权又马不停蹄,于2003年6月在早稻田大学取得了第四个教育心理学的论文博士学位。当年9月,被提任为早稻田大学教授。其实从1996年开始,陈文权就从自己的留学经历和教学经验出发,发表了有关人才教育的演讲,内容涉及“人材教育.激励感动教育法”、“如何在逆境中挣取机遇”、“心灵活性化”、“心灵平衡”、“心灵成长”等等。他的听众有公司老板、企业主管、学生家长、国会议员等,无不反应强烈。陈文权由此又倾心于新的教育心理学领域,希望能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激活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让“失败者”也能走向成功。
  1999年4月,总务省对外专业杂志《PACIFIC Friend-A Window on Japan》发表了《陈文权教授的挑战——引导学生实现他最大的潜能》;2000年11月,日本的《人才教育》杂志(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又把陈文权作为封面人物予以重点介绍。2004年9月,日经新问的“领 侵犯”栏目刊出了陈文权专访《?t???[?^?[对策???xj?□A感动??城□弗虼|?□d任》,引起大反响。此外,陈文权还出任日本“21世纪经济产业政策Vision”唯一的外国人委员,并以“21世纪的产业、人才、教育”为题,向政府提出建言。
  迄今,陈文权一直致力于对当今日本的社会风气和教育制度提出反论,并尝试建立独特而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心灵激励机制。陈文权认为,作为日本社会物质丰富时代的代价,年轻一代正在丧失心灵丰富和挑战精神。陈文权以自己为例,一个外国人26岁才进大学一年级,比日本同龄人晚了8年才出发,但我照样能行;一个印尼华人遭遇到许多日本人无法感知的障碍和宿命,但我照样能行——这些经历对青年学生非常有刺激作用。陈文权说:“现在的社会风气是只要有钱什么都行,但历史上哪有一个有钱人可以留名?我的理想是给予、给予、再给予。个人成功了,必须回馈社会,即使像我这样九死一生,在生命边缘挣扎过来的人,也要回馈社会。比尔.盖茨现在是世界第一的慈善捐助人,这才取得心灵平衡。”
  2005年,陈文权及其人才理论进入中国。7月,他在大连的三洋中国总公司发表演讲;11月,他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发表演讲,都引起了极大轰动。近年中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出现相似于日本的头痛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们迷失了方向,处于萎靡状态。陈文权要把他的人生经验感悟、人才培养理论,还有感动心灵的方法,传播到中国去。在日本,他被媒体称为“热血先生”,受到大批学生和家长的追捧。早稻田大学教授木下俊彦在对陈文权最新著作的评论中说:“我预感到这可能成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座右铭一样的书,就像过去许多日本人从野口英世和宫泽贤治的书中获得过勇气那样。”华裔教授陈文权对日本社会的启发,将长时期发挥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1599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