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学生评估上海教育热情全球第一
|
上海虽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但3项素养成绩均位居第一,其教育模式引起了全球瞩目。上海被认为是中国教育最热的地区,在布置大量作业和背诵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的同时,也实施与日本类似的综合实践教学。
由于中国不是实施评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所以上海此次以地区为单位参加了评估。相关人士认为,如果教育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也参加评估,那么中国的平均分会有所下降。
研究中国教育的日本学习院大学比较教育学教授諏訪哲郎指出,中国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过诺贝尔奖得主,出于此种压力,中国推进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举措产生了效果。
上海从“填鸭式”向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教学模式转变,实施了类似日本跨科综合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加大了在课程制定上的自由度。中国全国从2001年起导入该方针,而上海则早在1990年代就已开始。
諏訪教授解释说:“(教育)改革已扎下根来。与日本的宽松教育不同,上海并不减少教学量的做法也发挥了成效。”
即使教育改革在不断推进,但依旧有很多作业和背诵内容,这一点并未改变。在上海上完小学和初中,然后随家人赴日在东京都立高中学习的张铮(16岁)表示,在上海每天的作业多到要做到晚上12点,日本的作业少得让人感到不安。
据张铮介绍,上海的学生不仅有很多英语和古文背诵作业,还要上补习班,一周一直在学习;但是学生们之间进行讨论等PISA所重视的培养应用能力的课程也很多,学生们觉得在自主思考,简洁明了地向别人作解说的能力有所提高。
张铮还说,日本学校的社团活动、兼职工作应该会对成人阶段有所帮助,但单就成绩来讲,还是中国更好。
圣托马斯大学教育学教授王智新指出:“在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水平差距仍旧很大。虽然近年农村开展了学校免费和提高教师质量进修活动,但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
|
|
|
图片信息 |
文件名称: | b0074017_13221978.jpg |
相册名称: | 社会 |
提供者: | chubun  |
评分 (80 次投票): |  |
关键字: | |
文件大小: | 68 KB |
图片尺寸: | 640 x 480 像素 |
显示: | 348 次 |
本图片被当成电子贺卡交寄: | 0 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