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导报调查
有关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 Q1:您的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及以上
Q2:您知道日本通过《修正预防接种法》吗?(可多选)
接种疫苗是日本国民有义务
接种工作由日本各市町村实施
接种疫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后果,损害赔偿由政府承担
不知道
Q3:针对新冠疫苗,您愿意接种哪里的(可多选)
欧美疫苗
日本疫苗
中国疫苗
其他
Q4:明年春季开始,您愿意在日接种疫苗吗?
愿意
不愿意
观望
不知道
Q5:如果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我觉得公开上市的新冠疫苗基本是安全的
2、我觉得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3、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4、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
5、其他
Q6:如果您暂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生活预防就好,不需要接种疫苗
2、我怀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我担心接种后会引发不可知的副作用
4、接种疫苗的过程可能不安全或太麻烦
5、其他
居家 : 华人,请检查一下住房的耐震“强度”
2007/05/03 15:55 (1364 次阅读)



地震发生时,居民的生死线应该在哪里划分?面对这样的问题,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目黑公郎教授并没有用他的专业——都市震灾减轻工学来进行解释,而是用了一句极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回答——“住房的强度!”目黑公郎教授指出:在谈到地震的时候,许多人注意的是震后救援灾民的“对应力”,一些人注意的是震后重建家园的“复兴力”,我则认为应该优先考虑的是地震发生前的“抑制力”,也就是认真检查一下自己居室的抗震或者说耐震的能力。

目黑公郎教授还指出,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87%的牺牲者是死于自己家中的。他特别强调牺牲者死去的时间。在地震发生15分钟内死亡的人数,占全体死亡者的92%。也就是说,大部分牺牲者都是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被倒塌的房屋压死的、烧死的、或者窒息死亡的。与去年发生的新泻大地震进行比较后,目黑公郎教授强调说,如果具备耐震结构,可能就不会有6000人之多的牺牲者。与阪神大地震同等级别的新泻大地震之所以牺牲人数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的房屋在建筑时考虑到本地区多雪、雪大的“雪国因素”,地基比较牢固,房梁、立柱比较多,墙壁的承压能力比较实,屋顶大多是轻型屋顶。从整体上看,这样的房屋不仅可以承受风雪的袭击,也具有耐震能力。

目黑公郎教授告诉本报记者,“日本木造住宅耐震补强失业者协同组合”(简称“木耐协”)是一个可以对木造房屋进行免费耐震诊断的机构,这种诊断主要由它在全国下属的740家公务店和装修公司来进行。

因为知道许多华人学生目前还是居住在木造房屋中,本报对这种房屋的耐震性就更加关心,因此走访“木耐协”的事务局长西生建先生。西生建先生快人快语,他说东京都内的木造房屋有75%没有耐震性。按照1981年日本修改的《建筑基准法》,木造房屋的墙壁都必须重新更换,建筑标准要符合发生5级地震时都不会倒塌的“新耐震标准”。为此,1981年以前建筑的木造房屋,都是比较危险的。

那么,应该怎样“检查”自己居住的房屋耐震呢?西生建事务局长认为“危险住宅”具有这样7个特征:第一,墙壁少;第二,窗户多;第三,客厅在12帖以上;第四,房屋的直角两侧都是窗户;第五,房屋的形状不规则;第六,二层房屋大于一层房屋(或者一层是停车场);第七,屋顶过于厚重。

本报希望华人读者在这个多地震国家生活的时候,能够更加“以人为本”,珍爱生命,能够多在未雨绸缪上多下些功夫,能够在自己的居室安全上多采取一些安全举措。同时,也可以把这些方面的忧虑和苦恼告诉本报,本报一定想办法帮助解决。

评分: 0.00 (0 票) - 对此文章评分 -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