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赵楚:中日间谍案引爆微型冷战
日期: 2012/05/30 20:01 评分: 10.00/1
来源:赵楚博客

  近日,最耸人听闻的新闻是日本媒体曝光中国驻日大使馆所谓间谍案。这件事非常奇怪,因为这种新闻是一种与时代潮流完全违背的冷战式新闻,在这个时候爆出来,这不是所谓间谍新闻,而暗喻中日关系进入所谓多事之秋。对前段时间双方表达的管理危机的愿望相反。

  有件事必须牢记,虽然,常识上,各国驻在他国的外交机构,都有外交官身份掩护的情报和间谍人员,但稍微熟悉冷战史的朋友有应该清楚,曝光外交人员的情报身份,进行外交官驱逐战,这从来都不是情报新闻,或一般新闻,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新闻,是两国外交冷战的一种形式。因为,利用外交人员身份进行情报活动,可谓各国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孙子》十三篇以《用间》作结,知己知彼,运筹帷幄的庙算,都靠情报作业支持,中国如此,对孙子情有独钟的日本人自然也清楚非常。因此,揭露所谓中国间谍案,这不是一个情报八卦,而是中日外交对抗升级的一个微妙标志。这种事情,在冷战时代的日本可是屡见不鲜,是其对苏联斗争的老套路,隔三差五,就会对苏联外交官当中的情报官员驱逐一些,只是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山不转水转,轮到中国头上了。

  我认为,从宏观背景上而言,日本在这个时候搞出这样一桩不无冷战色彩的事件,根本原因还在于一种中日战略竞争的焦虑心理。中日固然有深沉的历史心理纠结,但这些历史问题的发酵背景其实是现实的战略竞争:谁未来将主导东亚的格局?谁将是整合和维持未来东亚乃至亚太秩序的大哥大?谁将在百年全方位的战略竞走中最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特别是,在日本,由于历史上对中国的历史欠债,如果中国按照目前势头崛起,较顺利取得国际认可,同时完成内部整合,则在中国主导下的地区格局内,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对这些天问式问题的日夜担忧,使得日本很难信任中国。因此,冷战式的的老办法敲打中国一下,含蓄地表达抵抗决心,这是右翼必须干,中左也未必反对的事。

  就近因而言,中国在西太的海空与区域拒止能力日增,海军舰队进出所谓第一岛链日益常态化,这在近代日本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而在中日东海争端激化的情况下,中国在东海海空力量的增强,使得日本必须寻找新的外交斗争砝码以牵制中国。同时,中日有巨大共同经贸利益以及其他地区利益,在总体都而不破的前提下,军舰访问菲律宾、间谍案等等,都是合适和可以预料的对付新情况的老办法。所以也可以说,这些事正是日本认为的,对东海方面中国压力的巧妙反击。大局不能破,干脆用小动作试图解决大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美国奉行战略收缩的政策,希望日本在西太承担更大的盟友责任,日本认为,这是其追求更大地区权力、在中日对抗中采取更强硬政策的机会。或许日本人会想:假如中日对抗激化,下先手没坏处,假如中日关系不会恶化,增加点讨价还价的筹码,也没坏处。而且,对于20年来在中日之间由于经济力交换场地、日本各种政客国内政策束手无策的心理劣势,多让国民心理焦点聚焦到中国,也是一箭三雕的好事。这是日本的小算盘。

  问题是,这一新瓶旧酒也有巨大的战略风险,因为冷战这种事,历史本身就最好地证明了它的第一特点和最大风险是:开始容易结束难。柏林封锁,朝鲜战争,当初美苏拉开冷战的序幕时未尝不以为自己可以控制危机,但慢慢地,危机会控制政策的走向与决策者的思维,因为当两个包含巨大内部复杂力量构成的国家摆出假装战斗的姿态,这种姿态往往会反过来规范它们自身,冷战从来都是弄假成真的。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惯例,所谓驱逐外交官间谍从来都不是单边行动,你做初一,那我必须做十五,不做都不好意思自居大国,如此,日本人真的准备好中日外交又掉进冰窟窿吗?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9/14132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