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社论指出,著名导演波兰斯基上星期日到瑞士苏黎世参加国际电影节,准备领取终身成就奖时被当地警方拘捕。60年代经已崭露头角的波兰斯基,1978年被美国法院裁定与一名13岁少女发生性行为罪名成立,其后他潜逃离开美国,定居法国。在拘捕波兰斯基后,瑞士当局表示将根据引渡协议,把他遣返美国。此事传出后,迅速在欧美引起广泛讨论,大西洋两岸不少电影界人士,联署要求瑞士当局释放波兰斯基,美国司法部门官员坚不退让,强调波兰斯基是因为藐视司法,才会在瑞士被捕。
性侵犯属严重罪案 联署者忽略成盲点
这一桩延绵31年的通缉案闹大的原因,是因为一度引起外交龃龉。法国文化部长密特朗说,波兰斯基“因陈年旧案被捕及面对法律制裁,是不合情理的”, 法国外长库什内与波兰外长一同去信要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介入,要瑞士放人,并寻求美国总统奥巴马特赦波兰斯基;但两天之后,法国政府发言人公开表示, 波兰斯基不可能凌驾法律。事件发展至此,法国态度软化,除非中间再生波折,否则这位奥斯卡金像导演恐怕走不出被遣回睽违31年旧地的命运。
波兰斯基事件引发出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是因为有美国演艺界人士认为,波兰斯基的案子是“小事一桩”,且事件中受害女童热梅近年主动表示不再追究,呼吁美国法院销案。这是构成整桩事件惹起风波的其中一个主因。不过,提出这种看法的美国演艺界人士,忽略了美国社会以至司法部门对成年人和未成年者发生性行为的态度——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社会虽不至于像如今般开放,但少年之间的性行为还不算十分罕见,可是只要一旦涉及成人,而且中间还牵扯到利益关系,那就绝对不是“小事一桩”了。
15年前,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名叫梅根钦卡(Megan Kanka) 的7岁女孩,被一个有两度性侵犯儿童前科的男子杀害,当地家长要求当局把曾被裁定性侵犯儿童的释囚资料公开,国会其后通过具标志的相关法例(Sexual Offender (Jacob Wetterling) Act of 1994)。2006年,美国国会进一步通过《亚当沃尔什法案》(The Adam Walsh Child Protection and Safety Act),硬性规定涉及儿童性侵犯罪案的犯人资料务必公开,违反者可视作干犯刑法中的重罪(felony)。如今美国的性侵犯法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之中最严厉的,包括延长强奸犯和性侵犯罪犯刑期、服刑后其资料全部公开等。出现这些连串行动的背景原因,是美国儿童性侵犯罪案愈发猖獗,美国国会一份报告指出,美国5000万名幼儿园到12级的学生当中,有450万曾被学校人员性侵犯;面对家长的呼声,美国遂推出连串强硬法例,阻遏歪风。
有美国演艺界人士指,负责审理波兰斯基销案官司的美国法官,今年2月裁定当年审判程序有问题。不过,倘若波兰斯基以此作为拒绝引渡的藉口,未免太过强词夺理。说到底,如果在审判或更早的检控或调查过程出问题,波兰斯基应该亲身回到美国,公开指出司法程序中的漏洞或不足,而非一面拒绝回美国,一面指摘美国、说他的案子司法程序有错。事实上,美国司法官员已表明,波兰斯基必须亲身到美国完成司法程序,法院才可决定是否撤销其控罪。
伊力卡山得奖闻反对声 美演艺界觉悟逊从前
波兰斯基在电影界是横越60年代到21世纪的天才型大师,60年代初露头角时的《魔鬼怪婴》奠定了他的地位,70年代的《唐人街》、80年代的《黛丝姑娘》,以至2002年勇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钢琴战曲》,不同风格却又自成一派,尤其是《钢琴战曲》更带有夫子自道的味,编导演俱佳,确是大师出手。不过,艺术成就和道德人格是截然两回事,一个人艺术成就无论多超卓,不等于他可以逃过公义的审判。
美国社会对类似事件应该记忆犹新。1999年,美国演艺学院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把终身成就奖颁发给著名导演伊力卡山(Elia Kazan)。这位在1948年及1954年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影人,并不像其他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同行那样得到全场起立致敬——有人站起来拍手,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坐在椅上一动不动,寻且把脸别过去不看。这种鄙视是源于50年代,伊力卡山在国会委员会上供出30年代和他一道参加美国共产党的成员,这些人从此列入黑名单,无法找到工作。伊力卡山无疑是大师,电影两度夺奖,舞台剧东尼奖更是5次占魁,然而人们对他的过错和他的艺术成就分而观之,艺术归艺术,犯了错就是犯了错,不容推诿。
今天荷李活替波兰斯基联署的人士,相信都是从爱才出发签下自己的名字,然而在另一层次而言,他们对大是大非的觉悟,却比10年前坐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拒绝起来拍掌的同行差了不止10年。这是波兰斯基被捕事件里,最为人扼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