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政治改革争论再次浮出水面
日期: 2007/05/26 17:14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

年初掀起的有关中国是否应该选择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争论,表面上平静几个月后,近日又成热门话题。而官方媒体最新发表的文章,则暗示着另一场对政改的内部争论的开始。

中国官方媒体5月25日发表评论文章明确指出,中国应该避开欧洲式的民主社会模式。华盛顿邮报5月26日发表文章说,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最新发表的两篇评论文章,让有关中国政治改革的争论又浮出了水面。两篇文章都争论说,中国可以借鉴民主国家有用的政策,但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华盛顿邮报指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是中国官方的理论学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辛向阳在其题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国》的文章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救不了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振兴中国。”

为了驳斥有关民主会对中国是个好东西的想法,中国官方近日发表的评论文章暗示说,一些党员正在推动政治改革以符合宽松的国内经济,而这些已在过去25年就发生了。

被称为中共喉舌的人民日报,在5月25日的“编者注”说,5月10日、5月16日人民日报理论版相继发表了《如何看民主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两篇文章,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一些读者来信来电给予肯定,并发表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编者注”还说,“今天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其中的两封来信,供读者参考。以下是其中一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辛向阳在这封“信中”写道,如果我们把自己等同于民主社会主义,甚至像有的学者所讲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那无疑是贬低了我们自己的创造性。

文章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范畴和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决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创造,已经远远超越了民主社会主义所能涵括的内容。我们应当借鉴民主社会主义某些有益经验,但不能陷入民主社会主义抽象的理论迷雾之中。

章传家和颜晓峰撰写的《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文指出,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经验;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其他社会制度,都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各国社会发展模式都是该国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文章称:“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摆脱了封闭式发展的束缚,也摆脱了照搬照套他国模式的束缚,坚持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华盛顿邮报指出,在中共17大即将于秋季召开前,中共领导人正忙着人事调动之际,任何有关理论学说的“风吹草动”都变得特别敏感。分析家们说,胡锦涛希望在17大上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也有可能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尤其是,他似乎已经准备好提拨自己的人进入高层,来取代中共前领导人江泽民所庇护的人马。

不过,在一场可能有意安排好的政治部署中,人民日报5月18日在头版发表了一篇由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的遗孀邵华撰写的文章,对中共前领导人江泽民进行了一番称赞,称江泽民对毛主席亲属子女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心里充满了温暖。

邵华在文章中写道,“3月23日凌晨,岸青在北京逝世。当天中午11时15分,江泽民同志亲自给我打来电话,表示诚挚的慰问。江泽民同志对我说,我是在11时10分得知这一不幸消息的,感到很悲痛。希望岸青同志的亲属节哀,希望你注意保重身体,不要过分伤心劳累,因为你身上的担子还很重。”

文章说,江泽民询问毛岸青的详细情况。听完介绍后,江泽民深情地说,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了很多人,现在岸青同志也走了,一定要把他的丧事办好。文章写道:“听了江泽民同志感人肺腑的话语,我心情十分激动。江泽民同志对岸青同志的哀悼、对我的慰问,充分体现了他对毛主席的热爱和崇敬。”

文章还写道:江泽民同志在担任总书记期间,对岸青、李敏、李讷我们这些毛主席的亲属子女在政治上很关心,而且帮助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困难。我们对此一直铭记在心。江泽民同志刚担任总书记时,就在勤政殿亲切接见岸青和我们全家。逢年过节有机会见面时,江泽民同志总是亲切地问候、热情地鼓励我们,使我们感到十分温暖。这一切,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文章最后说:4月2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亲自出席了岸青同志送别仪式,同我们亲切握手,再一次表达了对岸青同志的哀悼和对我们的慰问。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的关怀。江泽民同志的亲切话语和真诚关怀,特别是他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这些毛主席的家人们感到温暖,令我们永远难以忘怀。

华盛顿邮报指出,北京政治观察家认为人民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很值得关注,因为邵华在流露出对江泽民的赞美之情时,文章中从未提到胡锦涛。华盛顿邮报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人员上,中共内部出现的绝大多数的意见分歧,一直都是不公开的,这就迫使分析家们寻找一些间接的暗示,来了解中共内部正在发生的一切。

不过,中国最新出现的有关政治改革的争论,并不是偶然和没有针对性的。2007年第2期《炎黄春秋》刊登了前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撰写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以及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撰写的公开呼吁进行民主改革的文章,称民主改革才是中国的最佳出路。而谢韬则特别提到,北欧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是灵感的源泉。

华盛顿邮报说,谢韬和周瑞金的文章都举足轻重,因为两篇文章都发表在党的期刊上,而两位作者也受尊敬的长期被党信任的老干部。两人都在文章在大胆地指出,中国目前的问题主要在于中共拒绝放弃对权力的垄断。谢韬甚至断言,除非中共拥抱民主,否则将走向失败。

谢韬写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再也不能拖延了。我党我国如只在经济上改革开放,而不使政治体制改革紧紧跟上去,说重点的话,我们真可能重蹈蒋介石国民党在大陆走向灭亡的官僚资本主义道路。只有民主宪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执政党贪污腐败问题,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文章称,中国应该把民主作为一个远期目标,但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温家宝在文章中争辩说,中国不应该采纳欧洲式的民主,但是有一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会包括中国自己版本的民主。

华盛顿邮报最后指出,不过中国官方媒体最新发表的反驳文章意味着,温家宝的言论并没有压住这场争论,但中共领导层仍渴望浇灭可能由谢韬和周瑞金点燃的对民主的热情。北京大学老教授曹长盛说,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共建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区别,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5/4068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