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对林风眠先生艺术人生的思考
日期: 10年12月3期
■ 关乃平

编者按: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今年11月22日,作为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10周年的重要活动拉开了序幕。
当天上午“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林风眠及其弟子作品共150件(含复制品14件),其中不少作品为首次在内地展出。
11月22日下午至23日下午,林风眠诞辰11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林风眠师生的创作进行了研讨,对林风眠及其优秀学生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等人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所构成的的学术脉络的深入梳理,彰显林风眠师生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日本东洋美术学校教授关乃平以《对林风眠先生艺术人生的思考》为题,结合自己几十年来对林先生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教育及绘画的角度作了分析,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产生强烈反响。以下是关乃平先生的纪念论文。


在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作为一名在东京从事艺术创作、日中美术交流和中国水墨画教育已达25年的画家和教师、对有海外阅历的林风眠先生之艺术人生有所思考。今天想从绘画和教育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各位一起商榷。
对林风眠先生的评价,必须随著历史进程而变化才更客观
林风眠先生已经被誉为我国现代画坛一代宗师和现代艺术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秉承了蔡元培先生提倡的“美育代替宗教”,以艺术振兴中华的理念。同时,他主张“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艺术教育理念也受到高度评价。
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过以绝对化理论为准绳严厉批判林先生偏离《讲话》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双为”方针,脱离讴歌的主旋律,偏重自我表现的风潮,致使林先生长期备受争议,受到过很不公正的对待,甚至被锒铛入狱,扭曲了他的人生轨迹。但这位1927年就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老校长,一生从事艺术创作,辛勤传道、授业、解惑,的确是功不可没的。作为艺术家,林先生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民间艺术精华(青花瓷的表现笔法)相结合,有著独特的成就;作为教育家,他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如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席德进、王式廓、罗工柳等艺术家,其贡献有目共睹,他不仅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还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也正是他的“与时代不同的审美情趣”,强烈表现自我的题材内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回忆自己人生中有几十年是和1991年过世的林先生的人生重合著度过的。而共同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响乃至冲击。1963年,当我还是在中央美院附中学习时,第一次亲眼接触了林先生的作品。那正是理想和现实剧烈冲突的年代,虽然在当时的极左路线下,对“三面红旗”的任何怀疑都不可饶恕,但从林先生的悲凉、孤寂的画面实在看不到“形势一片大好”,相反只有压抑和苦闷,于是我在对林先生的作品赞美和批判的两种极端评论的夹缝中陷入不解和迷茫。但看到有的同学只因执著追求某种形式感的表现就遭到批判,被拒之高校门外的情景,我当然也不能随便对人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随后,在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值得反省反思的事情、人物、言辞、行为、艺术作品就更多了。那场狂风暴雨对中国文化的摧残尤其严重和久远,它广泛而持久地钳制著中国大地上任何能够思考的生灵,切断了中国人在文化上与其历史传承的联系。
而林先生在文革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条件下,敢于选择逆潮流的题材内容及形式,并在阶级斗争风口浪尖的政治中心北京展示自己的作品,无疑是冒著极大的政治风险,需要足够的勇气的。这种勇气也诠释了一位正直艺术家的心怀。
1986年春天,在东京隆重举办了纪念林先生艺术生涯60周年的画展。林先生的作品零距离地与东瀛的爱好者们见面了。我曾几次带领日本学生去观赏这些作品,明显感到林先生的画风有了变化。比如1977年所作的《黄山》,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近中远景之中的少许云气留白,足以感到林先生心中的郁闷之气终于逐渐消散。1978年的作品《村》运用红橙黄绿的亮暖色调表现出金秋收获季节的欢愉之情,也预示著林先生老树著花的艺术新生。而看到林先生的多幅八十年代作品时,更有气势恢宏、美不胜收的感觉。如1981年的作品《秋》
就是一幅色彩的交响乐,画幅虽大,但全然没有一般秋作的萧瑟感,节奏和色调都处理得很丰富微妙,画面在黄绿、赭绿、土绿、青绿、翠绿、嫩绿、汁绿、深绿、浅绿……间夹有些许暖红,形成对比,其对色彩的控制表现能力,实在令人叹服。
三十年代,林风眠先生曾与潘天寿等艺专的教授一起考察过日本的艺术教育,还在上野展览馆举办了艺专教师们的作品展,当时和横山大观等日本画家的会面交流成为一段佳话。而五十年风雨之后,林先生的作品再现东瀛,为中日美术交流再添奇葩。我曾多次把林先生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们,也通过讲演、报刊、杂志和自己编写的教科书介绍林先生和他的作品,引起很多日本相关者的共鸣和关注。
历史上,林风眠、徐悲鸿等一批人赴欧,有取薪火之功。近现代西方造型中的素描、色彩对中国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林先生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构成方式就有不少西方元素。近现代西方的东西大量涌入当代艺术,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傅抱石、王式廓等人当年东渡、挖掘日本文化多元复合的深层构造,同样是别开生面的。因此,“东西融合”与“拉开距离”的方针必须兼容并蓄,共同存在,不可偏废。不要片面地否定任何一方。
其实,至今为止,对中国画的优良传统的论述早已诸作如山了,但专门静下心来,寻觅其间的所短和不足,找出需要探究解决的课题的情况,则显得少之又少。能象林先生那样,早在20年代就对传统“挑刺”,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能够在艺术实践中大胆探索之艺术家实在弥足珍贵。而“创新”的前提不就是对“旧有”的全部或部分的怀疑和否定吗?所以当我在某些中国画大型展览中看到千人一面而感到审美疲劳时,常常会回忆起林先生和他的作品所带来的清风。探求林先生的艺术思路,对我们的艺术创作实在是大有裨益。

对林风眠先生作品的材料技法的分析

林风眠先生在二十年代就提出:“对于绘画的原料、技巧、方法,应有绝对的改进。”据我分析,林先生作品的材料技法有以下特点:
用纸:我推断,林先生不少方形构图的作品使用的是高丽纸。因为高丽纸结实,半生不熟,易于控制,便于落墨上色,而且高丽纸本身就是正方形。林先生使用它开创了一代新风,也影响了黄永玉、周思聪等一批创新型画家追随其后。
用笔:作画的人都知道,下笔难在肯定,难在概括抽象,而林先生就做到了。他用笔自由洒脱,既非“屋漏痕”,亦非“锥划砂”,而是随情随意,成竹在胸。比如1985年所作《马》,画幅不大,但童趣中透出大气,笔笔到位,一气呵成,高度凝练。林先生很少用皴擦,而多用勾线与没骨,不断变换形式,手到擒来,自由如意。
用墨:林先生用墨是走极端的,要么满纸俱黑,要么淡如秋水。我想这才是大家吧。他的“黑而满”影响了李可染、贾又福等不少后来者,但“淡而雅”却是自古以来难以达到的妙境。林先生用墨能做到或汇合成片,或仅仅数点,真可谓“无墨不成画”,“无墨不协调”。
用色:对林先生不拘一格的用色,我想重点分析一下。林先生善于墨色结合,融为一体。对于色彩的本质了如指掌,运用娴熟。他突破了中国画中的固有色和装饰色传统,注重调子、冷暖、黑白灰关系。由于吸取了印象派及立体派等精华,深知其中奥妙,林先生开启了中国画中色彩运用的新门户。材料决定技法,技法又反过来促使画家寻找新材料。林先生画面上色彩的丰富和厚重感,与他采用植物性、矿物性颜色甚至混用了水粉色等其它画材有关联。这里我特别注意林先生大胆地使用白色。作画者都会知晓在生宣中使用白色的难度极高。因为白色发色偏冷,与宣纸偏暖形成对比。用不好就会发死、发板、发滞,很不协调。当然用好了可多出一个难得的层次,但实属不易!而林先生就是运用白色来丰富画面的高手。
在油画和国画中的另一个难点就是运用绿色。十之八九的人会显得“生”,显得“怯”。而对于林先生的用绿,我只想用一个“熟”字来概括。个中奥妙,会心人大概可以理解吧。
此外,林先生在山水画中并用西方焦点透视和东方散点透视;人体构图吸取马蒂斯与莫迪之长。大胆切割手臂腿部,有平面构成之趣。
林先生还创造了自己仕女画的独特程式——鸭蛋脸、柳叶眉、樱桃小嘴、丰姿飘逸的林氏美人形像,天真、妩媚、开朗、健康,与明清仕女的病态大相径庭,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画家能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做到前无古人,就可在美术史上留下印记,得到承认,占有应得的一席。

林风眠先生的艺术人生给予我的启示

我在教学上,受到林风眠先生艺术人生很大的启示。
1、在异国移植中国的艺术绘画必须注重当地风土人情,走向世界不是动辄就提“弘扬”,那样效果反而不好。如果在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将两种文化融合起来,往往更能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一面。
2、“学习”是传承既往的知识,“研究”是探究未知的领域。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新课题,敢于寻传统之短,找出不足和突破点。要教育学生向林先生那样,把个性发展成独创性,与古人不同,与他人不同,追求创造。
3、辅导学生在绘画中要处理好“顺应时代”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处理好“美”与“真”、“善”的关系,我以为对以上关系的处理水平甚至可以决定画家、教育家的历史地位。
另外,林先生留给我们这一代的启示还有:
1、从事绘画的艺术家们往往是矛盾的综合体,过度的拔高和贬斥都是片面的。为了公正评价美术史上的人物,即使盖棺也不要定论,有待百年之后,经过史料和时间的考验后再作出相对公允的评价。
2、思考绘画在社会生活中准确定位的问题。有些美术理论家将绘画的作用和地位夸张到了不切实际的地位。其实,纵观历史,绘画常常仅被视为艺术大厦上的一个装饰,它或附属于宫廷,或从属于宗教,或者仅仅为文人用来抒发雅兴。今天,很多人赋与它enjoy(愉悦、享受)和play(玩赏、创造)的美育功能,包括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延年益寿的功能,也许更加真实贴切。至于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更要容忍不同的南宗北派,东邻西家都可同时并存,艺术是多元的,丰富的,只有这样,才有助艺术和教学的繁荣及发展。
3、艺术上要鼓励特立独行,逆向思维;理论上尤其要务实可信,避免空洞无物的概念化,避免绝对化的肯定与否定。
4、我们每个艺术家也应该适时进行自身反省,在理念与现实的剧烈碰撞中思考自己走过的艺术道路,思考艺术家的良心与使命……
总之,我以为,林先生的艺术人生引起了我们很多思考,也带给我们很多财富,这对我们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必将带来有益的帮助。我还想借此机会,谨向举办这次研讨会的中国美术学院致以深深的谢意!

关乃平先生简历

1945年出生北京艺术世家,是中国铜版画先驱、近代水彩画大师关广志之长子。任日本东洋美术学校主任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著书及出版个人画册多册。现任日本国际水墨画交流协会会长、日本华侨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长、日本新华侨华人会副会长,中国侨联首批海外顾问,连任两届后,2009年又被聘海外委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4/12989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