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时代需要中医学智慧
日期: 10年02月3期
■ 汪先恩

东半球加西半球才是整个地球,东方文明加西方文明才是人类文明,东方医学加西方医学才是健康医学。近百年来,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东方医学备受冷落,西医学独领风骚,这种不平衡发展的结果,正在引发医疗危机,许多西方学者意识到化解危机的办法就是借助中医学的智慧,实行相当于中西医结合的统合医疗(integrative medicine)或称融合医学。
西医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越来越显示其弊端。首先导致医疗费不断攀升。发达国家中,医疗效力最低而医疗费用最高的是美国,2009年医疗费约占国民总产值(GDP)16%,医疗效力最好而医疗费用较低的是日本,2009年度医疗费约占GDP的8.7%,即34兆1千亿日元,而同年的国家税收是约37兆日元,也就是说医疗费占税收的92%以上,1983年日本厚生省官员就提出了“医疗费亡国论”,值得借鉴。日本统合医疗学会会长指出:如果全面实行统合医疗,日本的医药费可降低到现在的三分之一。
世界需要中医学,是医疗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西医学的缺点所决定的。
疾病结构的变化,棘手的疾病增多。以善恶两极为基本思想而诞生的西医学,以攻击和应急见长。止痛、截肢、输血、抗感染等方法,在战争中发展,较好地服务于战争。伤口感染控制了就能防止败血征,止痛了就能提枪再战,用不著追求把病彻底治好。西医药在抗感染征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其特长。但在和平时期,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明显改变,疾病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感染性疾病降低,而影响人类健康的生活习惯病增多,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障碍征候群、过敏性疾病、胶原病、不孕征、忧郁征等等,这些疾病并无明确的攻击对象,对此西医学只能对征处理,而以阴阳哲学为基本思想而诞生的中医学,善于攻补兼施和调节身体平衡,能发挥较好的防治或改善作用。
严重的副作用,使疾病越治越多。许多化学药品的副作用让人望而生畏,重者致畸致死,就是临床常用的皮质激素,治疗剂量便可引起高血糖(药源性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少儿发育延缓、皮炎、忧郁征、易感染征等。化学药品平均经10年,花费3亿美元,人工合成后经动物试验而应用于临床,虽科学数据样样具备,但大规模应用便发现,其副作用能引发医源性疾病,不仅加重了医疗费和医护工作量,也降低了人类的健康水平。于是人们开始关注中医药,因为中药来源于自然,始为食物,几千年甚至几十万年来,经历了无数人体检验,常规使用,副作用很轻微或没有。
局部分析与过度分科的弊病。局部细化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深化组织结构与机理的研究,分科治疗也提高了专业化水平。但也有视人为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尤其是过度分科,加重了医护人员、患者和社会的负担。如2型糖尿病会出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并发征或征状,按器官分别对应,病人在各科之间疲于奔命,积各科的药物成堆,多致药物中毒。而中医学不满足对征处理而是追求根治,其整体观念可以化繁成简,综合解决其代谢循环障碍体质,各种组织的病变与征状自然得到改善。
未病与机能性疾病的对应无策。人的自然寿命,也称天寿,约120岁。人的一生中,对多数人来说,健康是瞬间,未病(未来可成为疾病的非健康状态)是常态,疾患是病态。西医学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对肿瘤、溃疡、坏死等组织发生的器质性病变进行定量与可视化诊断方面。而对未病和机能疾病基本上无所作为。如对易疲劳、易感冒、易怒急躁等等,西医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而中医学善于诊治。器质性疾病大多数从机能性疾病和未病逐渐演变而来。治疗未病的成本最低,而效力最高,所以古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一些国人高喊废除中医的时候,发达国家悄然掀起了“未病学”,“未病”已成为日文中的固定词语。
世界需要中医,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中医学是医学,也是哲学和方法论,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中医学在华夏文明的背景下诞生,同时承载著其思想内涵。古今中外,各种思想一旦与统治阶级冲突,必然遭到扼杀,古代中国的各种思想其合理的部分往往浓缩储存于中医学中。例如,秦始皇焚书以统一思想,也明确保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历代如此。因此从中医学中,可以看到“易”,看到老子、孔子、孙子、阴阳家等诸子百家。
良相如同良医,治病如同治国。中医方法论也是中国人的治世方略。中医学的基本思想是“阴阳平衡”理论,认为健康就是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即身体的机能既不亢奋也不抑制,物质既不过多也不过少。疾病就是平衡失调状态,而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平衡,实际上一切社会矛盾同样在于阴阳失衡,高明的治世之道也在于维护社会的平衡和谐;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通俗说法就是顾全大局,统筹兼顾,一盘棋思想;“治未病”就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来;“辩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特点,主张不忙于应付征状,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本质(体质)上解决问题;“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原则;“扶正固本,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积极防治效果;“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就是承认特殊性,灵活机动地采取适合实际情况的最佳方案;“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就是发挥政党或团体集体的力量,以实现革命性的变化。仅凭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社会体制,同样,单个药物或单个成分也不能改变疾病体质,只能改变一些征状或数据而已。
认识中医学需要实践和时间。中医学文献多是古典,不容易理解。就本人的经历而言,虽然本科学的是中医,但相信中医是在临床实践上解决了疑难病征之时,而基本读懂中医则是获得西医博士之后。诊疗中体会了治好或被治好疑难病征之乐,施政或处事中体会了中医方法论之妙,才能深刻了解中医学的丰富内涵。有人提出异议并不奇怪,但主政者不能含糊。
中医发展应当与时俱进,需要借鉴西医和其他学科。任何一种学问都有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中医学的发展还存在很多课题,但有一点是肯很定的,那就是随著世界的需求与交流,中医学智慧一旦被广泛认知,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4/11907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