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医学专家称我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
日期: 2008/09/10 17:43
摘要: 记者昨天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获悉,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还有约200万人自杀未遂。死于自杀的人中,约一半患有抑郁症。
  记者昨天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获悉,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还有约200万人自杀未遂。死于自杀的人中,约一半患有抑郁症。

  今天是第6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为“全球化思维、全国性计划、地方化行动”。

  令人忧心的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未成年人自杀或者“准”自杀行为逐年增多。专家指出,儿童产生精神应激并试图自杀时,很多时候普通人是看不出来的,因而认为“孩子不会自杀”。目前,我国中小学在预防自杀教育方面仍显滞后,亟待“补课”。

  儿童自杀未遂事件层出不穷

  今年新学年开学以来,上海连续发生4起学生跳楼自杀事件。而在广东,儿童自杀未遂事件也层出不穷。记者从医院获悉,广州甚至有4岁孩子试图喝墨水自杀。

  “今年暑假期间,我们接诊了一些有自杀倾向的孩子,有的孩子严重到必须住院接受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王相兰博士说,有的孩子拿玻璃片割腕自杀未遂,还有的采取自残,有的用刀划破皮肤,有的用烟头烫自己。

  “未成年人自杀多数伴有情绪障碍,主要是抑郁症。”王相兰说,国内调查显示,抑郁症发病率达到整个人群的3%5%。我国对青少年抑郁发病率尚无权威调查,“如果拿国外抽样调查作为参考,抑郁在整个人群的发病率为4%8%,在青少年中达到4%10%。”从临床来看,青少年抑郁患者人数在增加。

  学习压力并非自杀最主要原因

  过去,人们常把未成年人自杀归结为难以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但专家指出,实际上15岁以下儿童自杀的深层原因并不简单。“除了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等引起的自杀行为外,还有社会事件产生的应激障碍。”王相兰说,首先是家庭发生的突然变故,例如父母离异、照顾者突然离世使孩子感到孤独无助,后者在14岁以下儿童中更为常见。

  其次是长期家庭矛盾。例如父母不和,经常争吵。由于未成年人判断不够理性,常将家庭矛盾归咎于自己。“很多孩子说,我死了爸妈就不会再吵架了。”

  即使是因学习压力而轻生的孩子,成绩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扮演着“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角色的,其实是由成绩差引发的人际关系问题。有些孩子是因家长、老师和同学对自己采取冷淡、孤立态度,遇到突发问题时,因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而陷入绝望。

  此外,“二代独生子女”带来的“六个大人抚养一个小孩”的教养模式,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8366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