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玩’女性是什么意思?”10月16日,武汉市民张女士向长江云新闻投诉,称自己在辅导孩子使用学校要求购买的《新华字典》过程中,发现了令人不适的内容。
家长不解:《新华字典》解释“玩”字,为何要说“玩女性”?
张女士介绍,新学期开学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她为上一年级的孩子购买了一本第12版《新华字典》用于学习查阅。然而,孩子在查询翻阅中,发现在“玩”字的释义条目下,除了“耍弄”“观赏”等常见解释外,竟赫然列着一条示例——“戏弄:玩女性。”
“我家是个小男孩,当他问我‘玩’字为什么要组‘玩女性’这个词时,我一时语塞,不敢相信《新华字典》里会有这样的内容。”张女士向长江云新闻记者强调,《新华字典》作为学生启蒙的权威工具书,其中的每个例句都可能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未成年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进一步质疑:“在解释‘玩’字的‘戏弄’义时,明明有‘玩弄人心’这类中性词可选,为什么偏偏要使用一个明显物化并歧视女性的短语作为示例?这实在不妥。”
记者调查:多款同类型工具书并无相关表述
针对张女士反映的情况,长江云新闻记者查阅了目前市面通行的第12版《新华字典》,在该书的第500 页,“玩”字的释义条目下,确实有示例为“戏弄:玩女性。”在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新华字典APP上,同样也可查询到相关的内容。
10月17日,长江云新闻记者走访了武汉多家书店,在新华书店、外文书店等地,第12版《新华字典》均被摆放在工具书专柜的醒目位置,在武昌区某家外文书店,甚至占据了两排货架,远超同类型工具书。该书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在字典类的工具书里面,这本算是卖得非常好的。”记者就该条释义的相关争议,询问了一位正在店内选购字典的李女士,李女士表示买字典是给孩子学习用的,之前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现在可能会选购其他版本的字典。
市面上流通的其他版本字典是有类似表述?记者在店内查阅了多本同类型工具书,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玩”字的释义主要为轻视、戏弄、玩世不恭等,并无“玩女性”等相关表述。随后,记者又查阅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第4版《新华词典》和第3版《新编学生字典》,均无相关表述。
长江云新闻记者发现,《新华字典》关于“玩”的这一释义,在社交平台上也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认为,可以用更好的例句去代替“玩弄女性”,也有网友表示,字典是解释一个字的用法,收录负面词语、消极词语是无法避免的。
专家建议:要兼顾语言的现实性和教育的导向性
针对这一争议,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言文化教育系副主任高逢亮。他认为,辞书释义确实要以语言的现实性为基础,但也要兼顾教育的导向性。
“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看,这个用法没有问题,但考虑到社会影响和受众心理,尤其是青少年用户的认知特点,可以寻找更中性、更易被接受的替代例句。”高逢亮表示,工具书中对敏感词汇应增设警示标识,明确标注其可能是禁忌语,提醒使用者注意场合或避免使用。“《新华字典》作为青少年使用较多的工具书,应充分考虑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标注。”
出版社回应:是否删减后续会有安排
面对质疑,长江云新闻记者以家长身份联系了第12版《新华字典》的出版方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客服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已记录相关情况并将向内部反馈。当问及是否会对该词条示例进行调整时,对方回应称:“后续会有相应安排。”
截至长江云新闻发稿,社交平台上关于《新华字典》这一释义的讨论仍在继续。一部权威工具书,应该反映语言的真实使用,还是必须承担塑造正确价值观的责任?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