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新疆英吉沙:老手艺成富民新产业
日期: 2023/05/27 20:41

中文导报讯

编者按 :5月19日,“海外华文媒体感知新疆行”主题采访活动在乌鲁木齐市启动。二十家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在一周时间内,奔赴乌鲁木齐、喀什,通过实地探访企业、学校、社区、景区等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多元文化等方面的鲜活事例,与各族群众深入交流,切实感受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文化繁荣、旅游蓬勃发展的真实状况,多角度、立体式,向世界了展示新疆的独特魅力、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

为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疆大规模推动乡村就业创业培训,开展乡村手工艺、传统工艺专项培训和师带徒培训,推进创业引导性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激发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意愿,培养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方面的创业能人和乡村工匠。

5月26日,海外华文媒体参访团来到英吉沙县参访了“小刀村”和“土陶村”。 在国家的惠民政策指引下,手工艺正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奋力奏响古丝绸之路这张“驿站明珠”崭新地发展曲,正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小刀村”:小刀开辟村民脱贫致富路



英吉沙县是著名的“中国小刀之乡”,有着400多年的制刀史,1987年,英吉沙小刀在全国旅游工艺品评比中获得第一名;1991年,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誉为“丝绸之路一枝花”;2008年经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刀村景区位于芒辛镇10村,距离县城2.5km。小刀村原名卡拉巴什栏杆村,是集英吉沙小刀制作、展示、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非遗特色村。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英吉沙小刀备受国内外客商与旅游观光者的青睐。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小刀制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对英吉沙县芒辛镇10村房屋、街景及内部功能分区进行整体改造,打造出了特色小刀村景区。



在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小刀村2016年申报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既有古朴的乡村美景,还可以近距离观看小制作过程,还可以体验、研学,是游客来英吉沙必打卡的一处特色景点。



目前小刀村发展采用的是“合作社+商户+农户”的合作模式,年产30-40多万把,实现年销售总额5000-6000余万元,实现直接就业400余人。



“土陶村”:匠人守艺又创新

英吉沙县也是维吾尔族制陶的重要地区,长期以来其制品远销南疆各地。其产品造型精美、古朴,具有典型的维吾尔风格。走进英吉沙县“土陶村”,一座座颇具“土味”的房屋别具一格:外墙刷有泥土装饰,并嵌以土陶做点缀。



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明是位于英吉沙县芒辛镇恰克日库依村村民,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恰克日库依村因烧制土陶历史久被称为“土陶村”。



昔日,当地土陶产业未成规模,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明一度产生担忧,“我们自身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不好突破。同时,产业发展慢,学艺的人就越来越少。”如何擦亮土陶的“金字招牌”,成为亟须解决的事。



2013年起,英吉沙县投入资金助推“土陶村”摸索“非遗+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之路,并积极培育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同时,对口援疆省市也以资金支持、培训交流等形式倾力相助。“土陶村”不仅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也渐成游客打卡地。



在山东省援疆资金支持下,“土陶村”对260户民居、庭院、外墙和巷道进行升级改造,并建成土陶展览馆,免费提供给匠人们制作和展销土陶。土陶水壶形喷泉、嵌有土陶制品的外墙……改造后的“土陶村”让游客时时感受到“泥土艺术”带来的风情。游客多、销路广,投身“土陶”技艺的村民也多了。据悉,“土陶村”现有20余户村民从事土陶制作。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20230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