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青岛正锚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力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的“青岛样板”。
近年来,围绕低碳发展目标,青岛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深入开展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获得显著成效。2015年至2020年期间,青岛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5%,碳排放强度下降27%,跻身全国低碳城市前列。今年,又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
目前,青岛正在加快发展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健全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以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绿色发展。同时,深入调整能源结构,加速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终端用能清洁化替代,确保到2022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左右。
青岛正在加快制定碳达峰工作方案,明确实施路径,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推进低碳城市试点、低碳社区试点、零碳社区建设等示范工程建设,编制并实施《协同推进碳排放达峰与空气质量达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力争在国内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青岛还针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和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重点行业的“新改扩”项目环评,增加“碳评”内容,推动区域、行业和企业落实煤炭消费削减替代、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政策要求。(吴帅)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屋顶的光伏发电系统。 程蓉蓉 摄
青岛金融加速向现代产业进阶
青岛在实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中,力促金融业从业态到资本全方位向现代金融业进阶。
今年以来,青岛吸引众多先进金融机构落户,逐步实现优质金融资源聚合。除全市第一家法人期货公司山东港信期货开门纳客外;联储证券、新沃基金先后落户青岛,成为青岛第二家法人券商和第二家公募基金持牌机构;恒丰理财获批筹建,青岛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拥有三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城市;广发银行青岛分行获准开业,青岛集齐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级分行。
除这些大型持牌机构外,“小而美”的新兴金融产业也在青岛蓬勃兴起,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青岛分中心开业,诞生青岛首张汽车金融牌照;山东省首家飞机租赁SPV公司落地,浦银金租两家船舶租赁SPV公司完成落户。
今年,青岛出台《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首次将全国性金融领域行业组织、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金融科技机构纳入奖补范围,进一步扩大了机构落户奖补范围,吸引了更多新兴领域金融机构到青岛发展。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达284家,其中法人机构37家。银行业不再“一业独大”,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多种新兴金融业态并举的金融组织体系。(傅军)
.jpg)
青岛金家岭金融集聚区鸟瞰。邢志峰 摄
“连钢创新团队”第7次刷新世界纪录
上月底,在“地中海马汀娜”轮作业中,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再次实现自我突破,第7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世界纪录。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作业效率达到52.1自然箱/小时,全面超越2020年12月17日创造的47.6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
2017年5月11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并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在业界持续领跑。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依托更大平台优势,加快自主创新,2019年11月28日,集合了山东港口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等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投产运营,再次以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向全球港航业奉献“中国方案”。(周晓峰)

“地中海马汀娜”轮停靠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