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广州太和岗考古发现鎏金铜俑
日期: 2009/07/21 12:11
摘要: 太和岗考古挖出宝贝——两件两汉时期的鎏金铜俑!而广州首次出土鎏金铜俑已是半个世纪前,此次为广州地区考古第二次发现。在出土该铜俑的墓室内,还出土了全国第四枚罕有螭虎纽玉印。
广州太和岗考古发现鎏金铜俑

  太和岗考古挖出宝贝——两件两汉时期的鎏金铜俑!而广州首次出土鎏金铜俑已是半个世纪前,此次为广州地区考古第二次发现。在出土该铜俑的墓室内,还出土了全国第四枚罕有螭虎纽玉印。

  而从去年7月至今年4月,太和岗发掘先秦至南汉时期墓葬38座,明清墓葬50余座,出土陶、瓷、石、玛瑙、琉璃、铜、银铁及漆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390件(套)。自发掘至今,已发掘墓葬达2000多座,堪称广州“墓葬富矿”!专家分析,此地带为古代广州人择墓的“风水宝地”。

  稀宝:

  鎏金铜俑或为看门人

  此次长达10个月的发掘中,发掘出两汉墓葬8座。而最令专家们兴奋的是标号为M112的两汉墓,规模最大,出土文物丰富。出土了灶、囷、铜镜、俑、印章、石黛砚等。随着笔刷的推进,两件两汉鎏金铜俑的出土让专家们数夜难眠。两件铜俑高15厘米,面容恬静,呈窄袖拢手状,背为中空,其中一件在颈与腰处有孔。因鎏金在当时尤为名贵,而整个铜俑做工精致,专家分析,该铜俑应为贵族的挂饰。其文物价值难以估计。

  奇特的动作,罕有的窄袖服饰,鎏金铜俑到底是镇墓之用还是陪葬品?尤为有趣的是,两汉服装多为宽袖,因寒冷而拢袖,难道铜俑来自北方?对此,考古专家更认同将其视为“南北交流”的见证。专家认为,铜俑应是本地人,职务可能是“看门”。此次发掘为时隔56年后广州考古第二次发现鎏金铜俑。

  墓主:

  身份仅次于皇上?

  此外,墓内还随葬两枚印章,一枚为龟纽铜印章,印面文字“赵延康印”,应当是墓主人姓名。另外一枚为螭虎纽玉印,但印面无文。因无印文,由此也带来了数种猜测,“可能是墓主出于某种顾虑而没有刻上印文”。专家认为。 据透露,全国目前仅有三枚西汉螭虎纽玉印。一枚为南越王墓出土的广州帝印,一枚为河北中山靖王光板印,另一枚则为咸阳“皇后之玺”。

  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螭虎仅次于“龙”之后,从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判断,墓主人身份相当高。

  太和岗:

  为古人择墓风水地

  勘探面积500多平方米就发掘了先秦至南汉时期墓葬近百座,堪称广州先人的“墓葬富矿”!专家介绍,从1953年至今,市考古所已经从淘金坑周边的黄花岗、太和岗、横枝岗、沙河顶等地,陆续发掘出2000多座历代古墓,表明这一带在历史上一直是人类重要的埋葬场所。

  明清以前,这片地带背靠白云山、面对珠江水,密布不少占据着山坡又南向珠江的岗埠,从目前出土的墓葬群数量看,专家推断这里是古代广州人择墓的“风水宝地”。

来源:信息时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0/10968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