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在太阳肆无忌惮的照耀下,昨日申城的气温再次刷新了今年的最高气温纪录。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由于一直处于副热带高压的“势力”中,今起三天本市仍将维持热浪滚滚的酷暑天气,最高气温都在37℃左右,市民需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此外,随着时间的临近,不少市民都非常关注日全食当天的天气情况,而从目前的气象资料来看,22日-23日本市将有一次雷阵雨过程,这又为观测日全食增添了悬念。
申城天气晴好,一大早气温就迅速攀升,上午10点,市区徐家汇的温度已轻松越过了35℃,而且显得后劲十足,为此上海中心气象台于11点41分更新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为高温橙色预警。记者昨天中午在陆家嘴(28.33,0.55,1.98%)地区看到,在炙热阳光的直射下,太阳伞、墨镜等物品已无法遮挡滚滚热浪,不少外出的市民都选择乘地铁或打车,公交车站在太阳下略显“冷清”。气象资料统计显示,昨日徐家汇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7.6℃,郊县的宝山罗泾则达到了38.3℃,其他地区的气温也普遍在35-37℃之间。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满莉萍表示,这是本市今年的第10个高温日,也是入伏以来的连续第4个高温日。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今起3天内,本市仍将维持37℃以上晴热少雨的酷热天气,市民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并尽可能避免正午时外出。
满莉萍介绍说,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周期一般要维持几天,因此在副高的控制下,晴热的天气也还要持续几天。记者查询资料发现,去年7月申城出现了16个高温日,8月出现了6个;而今年,5月份就出现了1个高温日,6月出现了2个,7月也已出现了7个高温日。对此,满莉萍表示,7月份本来就是高温集中出现的月份,因此出现连续几天高温是很正常的,“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高温出现得比较早。”
气象部门提醒市民,由于天气炎热,目前本市仍处于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度风险水平,市民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此外,这段时间本市用电、用水量将明显增加,各有关方面也需注意做好防暑降温以及水电的调度工作;同时农业、卫生、仓储、建筑、交通运输等部门也要注意做好相关的防范和防御工作,以减轻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月22日,3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景就将上演,而作为全球最佳观测点之一,上海也成为很多天文爱好者观看此次日全食的“主场”。不过,目前来看,22日能否顺利看到日全食还存在悬念。
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满莉萍表示,从目前的气象资料来看,受副热带高压减退和高空低压槽东移影响,22日-23日本市将有一次雷阵雨过程,“目前还只是比较粗的预报,具体22日早上9点多会不会下雨、云量多不多,还需进一步做精细化预报。”记者刘春霞回应听取市民意见“黑日”期间不开景观灯
记者顾佳记者昨天从市绿化与市容管理局景观处得知,在听取市民建议后,市容景观处已将原定于7月22日早上“日全食”期间开放申城景观灯的方案取消,“日全食”期间,申城景观灯将不会开灯。
此前,本报曾报道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申城或将点亮景观灯一事,引发市民热议。部分市民认为“日全食”持续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为这5分钟而开放景观灯显得“代价过高”,与当今环保理念相冲突。就在今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曾响应号召,政府机关大楼关闭景观灯一小时,以实际行动倡导节能减排。
另外,随着“日全食”出现时间不断临近,申城旅游市场呈火爆状态。预计在7月22日早上,将有众多民众在开阔处,如公园、绿地还有外滩欣赏“日全食”。而不少市民认为,如果届时景观灯照亮夜幕大放异彩,可能会影响天文器官的观测效果。
就市民提出的担忧,上海市市容景观处处长于福江告诉记者,就7月22日是否开放景观灯一事,本来就要听取市民意见,现鉴于综合因素考虑,“日全食”期间,申城景观灯将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