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沙 医 生 坐 堂---情绪与胃病的关系
日期: 07年04月4期 评分: 0.00/1

沙医生:

您好!我经常看《中文导报》的“修身养性”栏目,今天有个问题想谘询一下沙医生。我已经来日本五年多了,工作一直很忙,经常加班到很晚。最近,时常感觉胃不太舒服,偶尔有疼痛或胀满感,尤其是工作压力大或紧张时症状更为明显。前几天去医院做了一次钡餐透视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医生说是和情绪因素有关。对此,详细的我也弄不太清楚,所以,想向您询问一下,情绪变化与胃病有关系吗?又如何调理呢?

             大阪市 冈田志

读者:

您好!大家都知道,当机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后就会得病,或饮食不卫生也会生病,但有一种致病因素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即不良情绪也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比如您所谈到的与胃病的关系。现根据有关资料的研究,向您简单介绍一下“情绪因素与胃病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心理的变化,这时,随著你的心理或情绪的波动,消化系统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当情绪低沉、心情忧郁,精神萎靡不振时,常常会不思饮食,觉得吃什么都没有滋味。相反当你心情愉快,情绪高涨时,就会食欲倍增,胃口大开。事实上,消化系统功能的变化可以体现出人体心理情绪的波动。

其原因是:人体胃肠系统功能是受大脑神经支配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协同发挥作用的。如在进食后,各部位的感觉器(口腔、咽、食道、胃等)通过神经反射系统将“进食”这一信息传到大脑,一方面产生“饱”的感觉,另一方面是调整胃液的分泌,促进胃的收缩和蠕动功能,使食物逐渐消化。但是,当不良情绪存在时(如过度紧张、愤怒、忧郁、焦虑及恐惧等状态),刺激大脑皮层,使之对各组织器官和脏器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下降,在消化系统表现为,胃液的分泌、胃肠道的运动功能紊乱,从而引起各种胃肠疾病。无论是哪一种不良情绪。如过度紧张或恼怒时,使胃液分泌过多,这些过量胃液中的胃酸很容易破坏胃粘膜屏障,造成胃粘膜损伤。而在忧郁或恐惧、思考时,能使胃血液循环量减少,从而明显地降低胃酸分泌,同时又使胃蠕动功能减弱,使食物长期间停留在胃内,也容易损伤胃粘膜,引起消化系统疾患。

有关大量实验和统计资料表明,不良情绪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相关专家做过一个实验,把猴子吊起来,并间断给以电刺激,造成猴子一直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之中,不久,这只猴子便患上了胃溃疡。还有,当猫面对著咆哮的狗时,胃肠道运动就停止了,胃酸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说明情绪变化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非常大。如此长期下去,就会发生各种胃肠系统疾病。

还有,据日本专家研究指出,健康的胃内存在著两种因子,即“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正常时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当受到不良情绪影响时,胃部的血液循环障碍,保护胃的液体分泌不足,这样防御因子的功能逐步减弱,这时两者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了,胃酸分泌功能紊乱,不仅是食物,同时胃粘膜也受到损伤。此状态,若短时间存在可引起胃炎,长期下去的话就会导致胃溃疡发生。如日本神大地震时(即某些突发事件)、据报道,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忧郁、焦虑及恐惧等,造成饮食和生活规律的改变,使胃溃疡患者发病率大量增加。因此,身心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中,就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这都是由于不良情绪所致。

另外,目前此病在年轻人中的患病率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率很高,许多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了,他们经常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传统的饮食方法和规律及生活节奏受到了影响,其结果对胃肠功能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最后,向您简单介绍一下调理方法。

有关专家通过研究,总结了调节心理情绪的“十字方针”。即:1)平心(平衡心理情绪);2)减压(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3)顺钟(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4)增免(通过有氧代谢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5)改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根本上阻止亚健康状态发生)。在治疗上,笔者认为中医中药在对本症治疗上有很多优势,且疗效好。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4/3863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