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并非谁都可服用
沙医生:
您好!我今年39岁,来日本已十多年了,在一家公司工作,最近不知什么原因经常失眠,为此开始服用“安眠药”,但有时效果也不理想,我爱人说“安眠药”也不能随便用,为了安全,最好还是去医院看看。所以,今天想谘询一下沙医生,服用“安眠药”有什么禁忌?哪些人要慎用呢?
静冈县 李丽娜
读者:
您好!很感谢您的来信!对失眠患者来说不能服用或禁忌“安眠药”的人数并不多,而大多数的失眠患者都属于慎用之列,下面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报道,简单叙述一下“安眠药”的慎用和禁忌人群。
以下几种人要慎用“安眠药”
1,某些疾病诊断未明确时:很多疾病在发生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烦躁不安的症状,如果这时给患者服用镇静安眠药有可能掩盖病情,使其恶化,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多病缠身,且联合用药时:首先因为多种药物一起使用,有时会相互干扰而影响其疗效,尤其是加入镇静剂后,很可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而影响治疗。
3,体弱者、老年人及未成年人:因衰弱之人的体质较差,对很多药物包括镇静剂的敏感性增加,耐受性降低,因此,很容易引起药物过量和不良反应。而老年人的机体各系统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肝、肾等重要代谢器官功能的降低更为明显,使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减慢,容易产生蓄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中毒现象。
其次是未成年人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新陈代谢相对较快,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影响身体发育,有时会适得其反,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多种副作用。
4,性功能障碍者:因有些镇静安眠药可抑制大脑的中枢系统,引起性功能低下,有的镇静安眠药可以松弛肌肉导致阳萎。因此,性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5,血压偏低之人:因镇静安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周围肌肉有松弛作用,可使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压降低,容易诱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以下几种人不能用“安眠药”
1、严重的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因为镇静安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可使呼吸变浅,频率变慢甚至骤停,从而造成进一步缺氧和二氧化碳的储留,加重了肺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或导致呼吸麻痹,猝死。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对安眠剂的代谢、排出速度减慢,容易产生蓄积中毒危象。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为许多药物都可以自由地通过胎盘,而且不能保证任何一种药物对胎儿是绝对安全的。所以,特别是妊娠的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使用任何药物,当然安眠药也不例外。
还有,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药物可随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不利于婴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3,颅脑外伤、重症肌无力等严重的神经、肌肉病患者:因为安眠药对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使神经传导和肌肉功能降低,加重病情,容易诱发呼吸肌麻痹而发生意外。
4,司机、航空和高空作业及嗜酒之人:因为安眠药对大脑皮层的神经抑制作用,可使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变迟钝,意识和动作的调节能力降低,神经传导和肌肉功能降低,容易发生交通意外等事故。
其次,嗜酒之人由于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不仅可以促进安眠药物的快速溶解和吸收,而且还能减慢药物的代谢速度,进一步使血中的药物浓度增高。药物和酒精这一双重作用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抑制,导致患者休克、呼吸衰竭等危症,甚至死亡。
5,对安眠药过敏者:如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及闭角型青光眼等患者应当禁用镇静安眠类药物。
为此,在服用安眠药之前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以正确合理服用。
另外,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面有它的独特之处。因为中医是根据辩证分型进行治疗的,即因人而异,辩证施治,故每个人服用的方药也不一样。因此,既有效果又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如果您担心的话,不妨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试用一些中药,也会有一定效果的。
沙医生简介
1985年~1998年任中国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8年来日,获得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取得满意效果。
上海新天地特邀沙医生为在日华人的健康保健提供谘询和答疑服务,可以通过电话、信件或E-mail谘询。欢迎直接来店面谈(预约制)。谘询地点:上海新天地1F和7F。
预约电话:06-6646-1031(1F) 06-6646-1390(7F) 080-1449-3455(携带)
E-mail: shadaifu@chubun.co.jp
投函地址: □542-0073 大阪市中央区日本桥2-7-5 上海新天地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