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奥运能否成为新闻自由的起点?
日期: 08年07月3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从8月8日到8月24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在奥运前后及奥运期间,将有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6000馀名注册记者前往北京进行赛事报道,同时也将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奥运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盛典,同时也是对中国社会的一次最全面、最深刻的曝光。最近,中共中央及中国政府,连连调整中国对内、对外的媒体政策,强调扩大开放与透明的尺度,而奥运是否能够成为中国新闻自由的起点,则十分引人注目。

  一、对外宣传政策的改变

  据日本《朝日新闻》6月30日朝刊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去年制定了以北京奥运为契机提高国家形象加强对外宣传的方针,并在2007年9月由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做成对应采访指南,发给各部委和地方的报道负责人。

  指南强调,由于过去的对外宣传是封闭的,不提供充分的情报,使外国媒体根据臆测和误解进行报道。作为实际的例子,指南举了2003年有关非典的对应,认为在非典流行期间由于隐瞒消息,受到了内外媒体的批判,因此规定严禁隐瞒消息,发生事情时应该立刻召开记者会,公开事实。

  指南指出,党和政府的干部习惯了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对应媒体的水平不高。指南要求:1、意识到重视民主和人权的外国读者和收视者的需求,提供客观的资料。2、在会见时不要说无可奉告,要宣传政府的政策。

  指南的精神在最近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和事故中有所体现,如饺子事件,不仅在国内不断召开记者会,中国政府还派出了以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李春风为团长的一行5人的调查团于2月3日赴日调查。2月6日中午,双方在位于东京霞关的日本内阁府举行了共同记者会。在3月西藏发生动乱后,中国方面及时开放外国媒体和外国使馆去西藏视察、采访,在对待四川大地震的报道上,更迎来了国际社会的一片赞誉声。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10天里,中国媒体迅速进入灾难现场,及时准确地进行报道。曾被视作不够专业的中国媒体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外国同行的面前。美国ABC电视认为∶中国媒体政策透明性飞跃地提高;《澳大利亚人报》发表文章,对比了汶川地震后和以往发生灾难时中国媒体的反应,认为中国变得开放了、透明了,并称政府此次对灾难以及媒体的反应给人留下了印象。《星岛环球网》指出∶中国对社会恶性事件的报道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度,连日来,贵州、浙江、湖南、上海、新疆等地连续发生数起冲击国家政府机关和公职人员的恶性事件。面对一系列恶性事件,中国政府和媒体并未因奥运召开在即而掩饰,而是将真实讯息立即公布,不回避、不瞒报。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成为北京奥运前媒体报道的一大特色。

  《星岛环球网》还指出∶距离北京奥运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7月10日表示将用开放心态迎接国际舆论,千方百计为媒体采访奥运提供方便。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官方对奥运新闻自由的最高层级表态,可以看出北京正以积极姿态面对国际上关于新闻自由的争议与讨论。

  不过《朝日新闻》在报道中还指出,宣传部、国务院和新闻办公室做成的对应采访指南还要求∶国内的媒体不要进行独自采访,要以国营新华社通讯和当局发表的内容为准。指南还举了去年7月北京电视台硬纸板肉包子捏造报道事件,认为由此造成了对中国食品不信任情绪的扩大,是我国媒体界的一大污点,给国家的形象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

  二、奥运期间全面开放外国媒体的采访

  早在2006年12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的第477号国务院令,公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该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08年10月17日自行废止。

  2006年12月1日上午,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刘建超举行中外记者会,刘建超指出∶《规定》遵循奥林匹克运动会惯例,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了相应的便利。一、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不再必须由中国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二、记者赴地方采访,无需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只需徵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三、外国记者可以通过被授权的外事服务公司聘用中国公民协助采访报道工作。四、简化了器材入关手续。外国记者可凭中国驻外使领馆或北京奥组委出具的器材确认函和J-2签证或有效的奥林匹克身份注册卡自行办理器材入、出境手续,取消了目前必须由中国接待单位为外国记者出具保函或保证金的作法。

  该《规定》出台后,北京奥组委又于2007年5月9日正式发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采访服务指南》,《指南》的发布是继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之后,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为便利外国媒体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报道北京奥运会而实施的进一步的具体化努力。

  《指南》内容涵盖了报道奥运会的注册媒体——持权转播商、注册的文字媒体、摄影媒体,以及非注册媒体所普遍关注的诸如签证申请、海关手续、旅行采访、雇用人员、租用房屋、无线电频率协调、临时驾驶许可的获得以及税收、保险等十馀类事项。就每一类事项,《指南》都力图从用户的角度对相关规定给予解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可能涉及的程序分步骤进行详解说明。

  为协助国外媒体解决在采访报道奥运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南》还公布了北京奥组委面向国际媒体的一站式服务机制。这是一种由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具体提供的24小时全方位服务机制,代表并协调中国政府各相关机构受理各类媒体在行政审批和服务提供方面的需求,协助其解决各类问题。

  《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简化了外国记者采访的一些繁琐的中间环节,使记者在中国可以和被采访的对象真正地面对面进行对话,大大削弱了对外国记者采访的监视机能,但是在10月17日后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对外媒体政策,十分引人注目。

  三、媒体革命使中国新闻自由呼之欲出

  目前中国的媒体自由度在世界的排名还很低,2007年无国界记者团对世界169个国家的新闻自由度进行排行,中国排在第163位。但是中国是否能以奥运为契机,逐步实现新闻的自由,则是举世关心的事情。

  现在中国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在1980年,中国共有773份报纸,但是到2006年,已达2345份。1990年中国的电视频道有554个,到了2006年猛增为2983个。2007年国内数字有线电视用户规模比2006年底翻一番,达到约2500万户。数字有线用户在2008年将持续翻番,突破4500万。

  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更加惊人,至2005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1.11亿人,中国互联网络的社会影响力正在日益加大。此外,美国约45%的被调查者日常生活多依赖于互联网络(据Pew数据);而在中国,这一趋势日益明显。6年前,互联网上的所有中文信息仅有500万页,占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的2%,而目前百度收录的中文网页库已经超过12亿页。

  今年6月11日,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第五届中国国际新媒体产业论坛。本次论坛以掀开新媒体商业时代为主题,集中探讨新媒体商业时代的技术及商业运营模式。这次论坛出示的数字表明,中国媒体行业的规模和增长全球领先:中国的电视用户数、报纸发行量及互联网用户数全球排名第一。中国的GDP增长中新媒体贡献了31%到41%,因此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但人均广告支出只有美国的2%至3%,前景看好。中国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30岁,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二到三倍。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年度增幅更是达到75%。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展示出令人期待的高速增长势头。未来的三到五年,是中国新媒体迅猛发展时期。

  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普通民众对媒体和传播的最广泛的参与,也就是Web2.0时代的到来,美国《时代》周刊在选举2006年度人物时爆出了一个冷门,这个人物不是那些挥斥方遒的领袖或大腕演员、歌星,而是You!(你)。《时代》周刊指出:你上网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战胜了美国总统布什、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等赫赫有名的世界政要,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度人物!

  Web2.0的兴起使传媒与读者的关系变成两镜相入,互包互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媒体传播的形式从单向性向双向性的参与和互动转化,而这种新的媒体形式调动了几十亿人极大的热情。《时代》周刊指出:虽然2006年也有许多新闻事件主角引人关注,但换个角度,却可以看到事态发展的另一面。它与冲突或伟人无关,它是一个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故事。它是知识的大汇集、一个百万视频的人民网络YouTube和一个在线大都会MySpace。它是人们互相无偿地帮助的故事。它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还改变了世界变化的方式。

  《时代》周刊还指出,正是千千万万个网民浏览网站,创建博客、视频共享网站和交友网站,才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推动传媒进入大众唱主角的时代。一句话,《时代》周刊认为,每个使用互联网的网民都是2006年度影响力最大的人!

  在中国,这种新媒体的发展正在形成一种民众参与的网络民主和网络舆论,从最近的日本军机运送救援物资风波等事件来看,网络言论也开始左右中国政府的一些策略与方针。新媒体以几何级数的发展,使任何强大的国家机器也难以控制言论,仅仅中宣部,完全难以审阅如此庞大无边的新媒体甚至传统媒体的信息,可以说∶中国政府现在所面临的不是如何开放媒体的问题,而是面对不可控制的媒体的发展如何开放的问题。

  今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还专门来到人民网,并通过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在广大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随后,人民网刊发的人民时评《总书记在线交流鼓舞网民振奋人心》一文称:我们从中看到,中央领导不仅从战略高度非常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也非常注重对互联网的亲密接触。互联网不仅成为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种在线生活方式,更成为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网友的意见和建议、看法和心声,不仅能够实现横向的交流与沟通,也能够实现纵向的交往与互动,这是网络民主政治的一种积极实践,对于推动互联网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著重要意义。

  胡锦涛做客网络和网友交谈,可能像奥运期间中国开放媒体采访的自由度一样,预示著中国媒体改革开放的新潮流的到来,它是否也是一种暗示,那就是中国媒体开放将不以2008年10月17日为终点,它将是一个继续持续下去的历史潮流。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2/7899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