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华人中出现“ 随嫁一族”现象,这的确是现在华人社会中一个较敏感的话题。随着在日华人的日趋多元化,“随嫁一族”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由于他们是因随母亲(或者父亲)改嫁而来日生活,所以他们也成为较特殊的“一族”,引起在日华人社会与日本社会的关注。
沈洁女士认为,“随嫁一族”的构成比较复杂,他们的背景都各不相同,他们都有自己的中国父亲(或中国母亲),并对其有着很强的认同感。他们的自我认知(主体性)也不尽相同,其在精神上、文化上、血缘上的归属感也人各有别,其思想意识也不同,很难对他们进行定量的分析,因为他们自身及其周围的生活环境有着与普通在日华人迥然有别的特殊性。
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一族有他们自身的优势,他们融入日本社会比较快,也较容易被日本社会所接受。由于他们生在中国,基础教育基本上是在中国完成的,而其将来的生活中心则偏重在日本,这样也使得他们自身的长处及短处一目了然,有利于他们今后在日本发展,而且其可能性也很大。将来他们作为中日之间的桥梁作用,可能更大一些。
由于他们现在的父亲及其亲戚朋友都是日本人,财产问题将是令他们将来头痛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沈洁女士对他们的将来非常乐观,认为十年或二十年后,“ 随嫁一族”将对中国和日本都会有较客观的理解,他们自身的长处是拥有两个根,他们的心里始终有一个空间可以相互包容,使得他们成为驾驭两种语言,精通两种文化的非常特殊的“一族”。
沈洁女士现为浦和大学综合福利学部教授,社会福利学博士,一直从事国际社会福利比较、女性福利、社会福利史的研究。着有《日本城市老人福利制度》、《社会福利改革与NPO的勃兴》、《日本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发展》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