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局梁小三再次以小打大,意图力拼体重比自己大60公斤的对手,多次想要将对手摔倒,但迫于对方体重和力量,进攻很难奏效,由于战术不当而落败……
本局梁小三面对技法全面的对手,气势丝毫不弱,一路顽强猛攻,抢点得分,最终以6比9落败。”
8月的1日、6日和16日,广东搏牛俱乐部的梁小三参加了三场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赛事官方网站以上述语言进行了描述。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搏牛俱乐部在WMA尴尬处境的缩影。
8月1日的比赛,我恰好在现场。当梁小三在台上抱拳时,我眼睛一亮:如此俊朗、英武的小伙子,而且一望便知确实是有功夫的人,想必会成为这项赛事熠熠生辉的明星和希望。
但是,比赛中的梁小三实在是英武不起来,他的对手比他重了40公斤,每每施展出摔跤运动员特有的身手,把梁小三摔倒或推倒;梁小三围着对手轻盈跳跃,攻击动作舒展漂亮,但就是奈何不得对手。
除了梁小三,广东搏牛俱乐部的其他选手基本也都是习武者出身,正常身材,他们面对的许多对手,以前练的是摔跤、举重等项目,每每以小打大的结果,都和梁小三相似。这样的结果让观众大为失望——击打更有观赏性、功夫也更纯正的武术选手,总是无法赢得比赛,WMA的魅力何在?
河南青年梁小三,身高、体重分别为174CM、70KG,生于1989年的他六岁就开始习武。如今,如何把中华武术运用到搏击实战,是他参加WMA以后要面对的艰难课题。对于刚刚创办的WMA而言,这何尝不是他们的困惑?
为了呈现更“原汁原味”的中国武术,WMA的参赛者不仅不戴头盔,连拳套都省了。比赛也不分拳种和重量级,这些成为区别于其他搏击类项目的显著特征。另一个特点是WMA从传统武术中“提纯”了30种独特的技击技法,只有清晰地成功运用了这些技法才能判为得分。这些看似不错的想法,却没有带来精彩的比赛过程和“合理”的比赛结果。
无论如何,当会武术的难以打赢“不会武术的”,这项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权威性都是值得怀疑的。
很难判断是“提纯”没有提出精华来,还是选手没有吃透规则;抑或,中国武术原本就不适合观赏性的搏击?
在经历了功夫电影和武侠小说的过度神话之后,中国武术已经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了,它和它的受众也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中国武术的真打实斗并不具有多少观赏价值。
8月3日,我离开比赛地黄山的时候,WMA赛事联盟在开一个漫长的会议,从下午延续到晚上。他们在研究如何修改、完善技击技法,以便使比赛更公平,也更好看。
一项职业联赛,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还要修改比赛规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假如会武术的总是输掉比赛,也有些说不过去吧。
8月21日,WMA预赛最后一轮,梁小三又作为搏牛的正印先锋登场,对手是河北云飞的石龙,体重比他多了45公斤。以小打大的结果,是他再次输掉了比赛。俱乐部也以1比4败北。
预赛五场比赛,广东搏牛俱乐部在大比分上无一胜绩。董事长李尚贤也是武林中人,当我问他如何面对目前的处境,是否也会考虑选用摔跤、柔道等项目的选手?他坚称自己会继续使用真正的习武者,因为他相信WMA的规则终究会有利于这样的选手,这也是这项运动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