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最“ 伟大”的一位,在享受着电影给他带来的荣耀的同时也背负着电影给他带来的痛苦。11月10日,由《艺术评论》杂志社发起的为期一天的“张艺谋及中国电影艺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著名作家梁晓声、电影家协会评论家罗艺军、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等近20位权威学者和知名影评家齐聚一堂。主办方的原意是举办一次“以理性的思维为张艺谋盘点的学术会议”,但最后却演变成与会者对张艺谋一泄千里地批判,最后不得不尴尬落幕。
由于之前张艺谋已经隐隐地“ 嗅”到了会议浓重的火药味,所以并没有参加这次专为他召开的研讨会,这使得参加会议的人们更可以“ 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 张氏电影”近年来越来越浓厚的商业化气息也成为了与会者炮轰的主要目标。最后,张艺谋被套上“电影过于形式化;缺少心灵感受、缺少人文关怀、缺乏想象力;追逐名利、艺术失去了灵魂;崇洋媚外、讨好西方观众;电影不是艺术珍品是赝品”等罪状,更有甚者,张艺谋还被冠以“ 文艺恋尸癖”(评论家北塔的原话)等触目惊心的头衔。而即使是对于《英雄》、《十面埋伏》在票房上取得成功,作家北野也指责为:“他称霸中国影坛,真的是中国影坛的一个悲剧,是中国电影界整体孱弱的表现。”当然,也不乏为张艺谋“开脱”的声音,评论家罗艺军就指出:“有些批评过于苛刻。”中宣部官员汤恒也表示:“张艺谋是重要艺术家。”但与会议中“磅?而出”的批判观点相比,这些赞语多少显得有些绵软无力。最后,经过“专家们”的会诊,张艺谋彻底沦为“电影病人”!
正当研讨会热火朝天之时,张艺谋本人却已经远遁千里,在外地开始为自己的新片选角。对于会议他没有作任何评价。倒是“ 张家军”的另一重要人物──北京新画面公司的老总张伟平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那些乱骂张艺谋的人,是心态阴暗,嫉妒张艺谋。”随后,他语气渐缓:“感谢他们举办这个研讨会。”紧接着,张伟平又说:“一部电影必须有观众、有票房,才能算好电影……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乱批张艺谋,请问他们的依据是什么?他们拍了什么让老百姓看了高兴的电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既然所谓专家、权威连电影都没有拍过,或者拍了根本就没票房,还有什么资格来乱批张艺谋?”最后他强调:“其实无论电影专家也好,圈里人也好,这种研讨会究竟有多大效果,都是很难说的事情,中国电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绝对不是靠纸上谈兵谈出来的。”
至于外界对这次研讨会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其实就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就算骂他(张艺谋)骂得再凶,可毕竟能撑起票房的只有两个人(另一个指冯小刚)。这两个人一年出一部电影,也就是说每年200多部国产电影的总盈利基本来自两部电影。就算这两部电影从亚健康变成全健康再变成超完美,整个电影市场的不健康格局依然不会改变。
你方唱罢我登场 济济一堂来“倒张” / 张艺谋遭受“炮火”洗礼
日期:
04年11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4/8786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