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从相关渠道传出惊人消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电影娱乐公司已获广电总局和商务部的批准,将于近日正式成立。这无疑是今年震撼中国电影界的头等大事:外国资本和境外影视机构首次名正言顺地涉足中国内地的影视制作和发行,这将对中国电影业的整体发展乃至今后电影审查分级等系列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据介绍,这家新成立的电影公司由中国最大的国有电影公司中影集团、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影视制作基地──浙江横店集团以及世界知名的电影娱乐公司时代华纳共同出资组建,主要业务将涉及投资、制作、发行和推广华语电影及电视。新公司的名称定为“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公司采用中资控股,四三三分配的合作模式:国有企业中影集团占40%股份,外资华纳公司占30%,民营资本横店影视占30%,不过合资各方均拒绝透露具体的投资金额。
根据规划,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目前主要制作华语片,所有导演将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的优秀导演中选取。目前,冯小刚、何平、姜文这3位内地导演及台湾导演杨德昌都递送了自己的剧本,公司还在筛选中,计划在2005年初开始摄制首部影片。另外还有两个原创动画片也在筹备中。至于公司挂牌的正式时间,要看在工商局的注册情况而定。
而对于这次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影公司获准成立,业内各方作出不同的反应:
中影集团:审慎态度
对于新公司的成立,中影集团董事长(也是新公司首任董事长)杨步亭的回答比较谨慎,他表示在新公司没有正式挂牌前不愿多谈,在被问及“华纳只是第一家进入的外资,以后外资越来越多,是否有好莱坞文化强势压倒本土文化的隐忧呢?”的问题时,杨步亭的回答是:“以前有很多电影是跟香港合作的,也跟海外投资合作过,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同时他还透露今后中影华纳横店公司出品的电影仍然算“ 国产片”,“ 会和其它国产电影走的程序一样进行审查”。
华纳公司:乐观展望
进军内地市场,可以说是华纳公司的“ 夙愿”。实际上,近几年华纳兄弟已在中国大规模地进行影院建设,加之全力筹划中的家庭影碟发行及推广合资公司等行为,均表明了华纳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但它一直苦于无法直接参与到内地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中去,所以这次成功参与组建合资公司,华纳自然是欣喜万分。华纳驻华代表艾秋生小姐说:“电影局是有远见的,一下子把国外先进的推广、发行方面的知识和本土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是中国电影生产的重大突破。”她进一步补充道:“中影集团的优势在于本土导演、剧本、制作人才非常多,华纳的优势在于推广、发行,两者结合起来,更多好莱坞明星将有可能来到中国拍片,中国导演也将更多地走向海外,本土电影将有更多大投资、大制作,生产的影片质量、数量肯定会越来越高,是好事一桩。”
民营公司:狼真的来了
与中影集团的审慎态度和华纳的乐观相比,民营公司态度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好事,有的认为是“ 狼来了”。北京保利博纳总经理于东说:“我也有点担心,现在进来的只是一家,以后肯定还有更多外资进入,最后会不会变成我们都给美国人打工?业内一直嚷嚷狼来了,现在狼真来了。”
不过,也有一些民营公司认为此事有利无害,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告诉记者:“ 合资以后股权上更畅通了,海外发行也有人卖力了。我觉得他们跟国内公司没有竞争,我们掌握着国内资源,他们只有寻求合作,共同发展。”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的成立表明了中国影视业的进一步开放,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影视业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了一席之地,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展。据悉,目前还有三、四家外资公司计划与中国电影集团旗下几家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影视合资公司,它们正在等待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