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文物收藏家阿里斯泰尔.米切尔遇到了一件稀罕事:他的一位老友戴维.哈特请他帮忙鉴定一件长期存放在他家车库里的“传家宝”──一个体积硕大的金属锡罐里装着一个1米多高的密封酒精玻璃瓶,玻璃瓶里用酒精溶液浸泡着的竟是神话传说中的“飞龙”标本!
米切尔认为,它只是一件做工考究、用橡胶做的赝品而已。他还发现随同这个玻璃瓶一同珍藏的一张业已泛黄的小卡片上面用古代德语密密麻麻地记述了该“标本”背后的故事:
原来,德国和英国的科学家从19世纪90年代起彼此激烈竞争。德国科学家为戏弄“英国佬”,就想出这个炮制“飞龙”标本的损招。这样,德国人不但可争得“首度发现”的荣耀,且如果英国人信以为真又能“恶心”对方,可谓“一箭双雕”。
但事与愿违,当该标本被郑重其事地送到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时被英国科学家一眼识破,将其扔进了垃圾箱。戴维.哈特的祖父当时是博物馆的守门人,无意间他在垃圾堆里发现了“飞龙”并将其带回了家收藏,成为了哈特家族的“传家宝”。
图为浸泡在酒精溶液中的小“飞龙”标本。该“飞龙”系雄性,体长近1米,从身上残留的胎带判断,它应该是从母体子宫中经“剖腹产”直接取出来的。小“飞龙”背部还长着一对飞翼。
米切尔认为,它只是一件做工考究、用橡胶做的赝品而已。他还发现随同这个玻璃瓶一同珍藏的一张业已泛黄的小卡片上面用古代德语密密麻麻地记述了该“标本”背后的故事:
原来,德国和英国的科学家从19世纪90年代起彼此激烈竞争。德国科学家为戏弄“英国佬”,就想出这个炮制“飞龙”标本的损招。这样,德国人不但可争得“首度发现”的荣耀,且如果英国人信以为真又能“恶心”对方,可谓“一箭双雕”。
但事与愿违,当该标本被郑重其事地送到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时被英国科学家一眼识破,将其扔进了垃圾箱。戴维.哈特的祖父当时是博物馆的守门人,无意间他在垃圾堆里发现了“飞龙”并将其带回了家收藏,成为了哈特家族的“传家宝”。
图为浸泡在酒精溶液中的小“飞龙”标本。该“飞龙”系雄性,体长近1米,从身上残留的胎带判断,它应该是从母体子宫中经“剖腹产”直接取出来的。小“飞龙”背部还长着一对飞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