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从国庆黄金周访日游看旅行业认识误区
日期: 23年10月1期
中文导报 社论
作者:申文

疫情缓解之后,中国迎来了首个十一连休,八天的长假包含了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也为旅游市场的恢复吹来了强劲的东风。业内人士频频预测,史上热度最高的一次国庆黄金周势必人潮汹涌。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旅游目的地,都对中国游客重返现地充满期待。

据携程发布《中秋国庆旅游预测报告》显示,在出境游基本全面放开后的首个长假,出境游迎来井喷式增长,“十一”期间整体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近20倍。尽管从上半年的出游数据来看,在泰国、新加坡、日本等热门的亚太旅游市场上,中国不再是“最大客源地”,但可以解读为中国出境游市场的潜力还未完全释放。

回顾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中国游客的出境消费排在世界第一。2019年上半年,中国境外旅行支出1275亿美元,超五成旅行支出发生在亚洲地区。在日本,据日本政府观光局统计,2019年,中国访日游客已达959.4万人次,占到赴日外国游客约1/3,总消费额为1兆7700亿日元,约合1136.7亿元人民币,旅游消费贡献度高达40%。无疑,这样的中国游客是最受欢迎的;不过,疫情过后还能回到从前吗?本次国庆黄金周或许是一个试金石,在检验中国出境游现状的同时,也提醒着旅行业界需要看清今非昔比的几个认识误区。

其一、当前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在福岛核处理水排海问题上严重对立的背景下,中国游客会否在十一期间重返日本,掀起一个访日小高潮,颇受关注。连休前,中日双方都在发表造势,但说法各异,莫衷一是。

根据慧辰调研数据,中国约四成受访对象表示,核污染水排海后准备取消赴日旅行计划;近七成受访对象表示,日本排放核污水一事降低了自身赴日本旅游的意愿。近一个月以来,百分之二、三十的访日订单因相同原因被取消了。

另一方面,日本观光厅长官高桥一郎9月27日召开记者会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对中国人赴日旅游的影响有限。《读卖新闻》报道,全日空航空公司(ANA)称,28日至30日从中国出发的航班“几乎满员”。时事通讯社报道,在中国百度搜索中,国庆期间的访日游位居前列。

目前,中日双方的报道都是看到了片面的事实。中国客访日游恢复几何,最终还是要等到节后由统计数字说话。重要的是,拥有出入境自由的游客需要不受舆论噪音的影响,能让客人自己选择,用脑思考、用脚投票、用心体验,才是真实而可信的。

其二、当前,福岛核处理水排海问题严重干扰着中日关系,也影响到中国人的访日选择,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从长远来看,中日双方的人员往来与开放交流是必然的。为吸引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访日游客,日本的注意力应投入到综合政策设计、旅游环境整备,既提供舒适便利的访日条件,又要避免过度旅游造成公害,才是观光立国的正道。

日本正在争取富裕阶层访日,希望把2019年的4万8135亿日元访日消费总额提高至15万亿日元。如何扩充并提升作为旅游基础的住宿设施和服务人才,将成为提高赴日富裕阶层满意度的关键,也是日本旅行界必须修炼的内功。

其三、疫情前后,国际形势、社会环境、经济能力等都发生了变化,中国访日游客也今非昔比。日本旅行业界如果期待着疫情前的中国游客重返日本,依然希望“爆买”重现,肯定会失望的。三年多来,随着经济形势的起伏、跨境电商的发展、个人收入预期的变化、很多人都对出境游的内涵和目的做出重新定位,更多游客在向理性回归。

比如,日本观光局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游客购物占比最多的品类是点心和其他食物(饮料/烟草),对比2019年一季度数据,化妆品和香水的购入率下降了47.2%,电子产品甚至没挤进前十名。目前,都市新中产正取代老一辈成为出行主体,他们偏好自由行、深度游,更追求服务细节和质量。日本吸引外国人访日,正迎来从量到质的转换期和提升期。

其四、旅游交流、人员往来应该是双向的,任何单方面取得压倒性优势,都无益于双向交流的持久与平衡。过去20年来,中日双向旅游的访客人数出现了明显的逆转,中日旅游市场存在明显的零和效应,即中国赴日旅游出现爆发式增长,日本访华旅游市场却逐步萎缩。

从2003-2018年,日本访华旅游市场相对稳定,大体维持在200万人次以上;而中国赴日旅游人数从2014年开始井喷式增长,2015年首次超过日本访华人数,2018年达到838万人次,是日本访华人数的三倍之多。2019年,中国人访日达到创纪录的959万人次。疫情三年,2023年上半年,赴日中国游客为59万人次,不足疫情前的20%,7月约为31万人次,8月约为36万人次。

那么,同期的日本访华人数呢?上半年的现实表明,日本访华人数已跌出统计排行榜,或可忽略不计。所以,从双向旅游交流的视角出发,与其时时关注访日中国游客人数和消费动向,不如也关注一下日本人访华的变化,并探讨如何改善的良策,更有意义吧。

国庆黄金周,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期间,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访日观光,备受瞩目。如果以年度为单位来考察,这项统计数字又显得不那么重要。关键是如何在后疫情时代走出前疫情的思维惯性和认识误区,直面客观困境,解决现实问题,才能重新打造中日双向旅游的新天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2/20395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