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 文
高级整体院连锁店铺“乌来”因雇佣大批非法滞在者而遭警方取缔,殃及众多持合法在留资格的打工留学生面临同样被收容遣返的命运。如果事件按照入管局单方面的思路推论并发展下去,这些涉案留学生只有两条路,或沦为制度牺牲品遭无辜遣返,或选择四散逃逸成非法滞留者——而留学生在日正常生存和自由留学的权利却得不到任何相应的保证。
2003年下半年以来,警方加大了对外国人犯罪的打击力度,入管局收紧了对外国人留日的管理尺度。这期间,出现过不少矫枉过正的事例。入管局非但没能对涉案方如学校、会社等事业主体形成真正有效管理,反而每每把大批合法的留学生逼成社会弃儿,使他们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或铤而走险为不法滞在人——本次“乌来事件”的本质也是如此:当警方以助长不法滞在罪逮捕了会社负责人时,入管方却藉势对大批合法滞在留学生痛下黑手。在入管局针对外国人的“猫抓老鼠”的游戏中,怀抱理想而又处境艰难的留学生永远是无奈的弱势群体。学生缺少自我申张的机会,社会更没有耐心倾听的勇气。
在一系列涉及留学生的社会事件中,入管方对留学生始终持敌对立场,缺乏协作精神。从入管担当官员的问话语气中,流露出来的是高傲和卑视,是居高临下的歧视,是自以为是的不屑——彷佛入管的工作重点不是提供服务和协助,只是一味的收容和遣返。据日方律师揭露,入管局的本意就是要取缔大量雇佣中国人的企业,为此不惜扩大打击面,无视留学生拥有的生存和学习的合法人权。
毫无疑问,每个赴日留学生都满怀著憧憬和理想,希望在日本能学有所得,业有所成。但严峻的社会环境和高昂的生活代价为留学生追求理想设置了现实屏障。事实上,法务省入管局对留学生的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课馀打工的多样限制,在本质上有悖于日本社会现实,更难以摆脱国别歧视的不平等色彩。因此,在美其名曰“执法”的幌子下,正是不合理的现行法对留学生的人格和人权造成了莫大伤害。不分皂白、不论是非的入管局正在“乌来事件”中制造并扩散又一起典型的人权侵害。
弱势群体留学生,尽管对于社会整体来说是微小的,但平等的生存、学习和工作权利,对每一位个人而言又是巨大的,是不可被剥夺的。因其弱小,留学生才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力量,这也是日本律师、社会团体,乃至国会议员站出来施以援手的原因。每一位留学生,无论来日时间长短,都是一颗友好交流的种子。在这颗种子发芽成长时期,需要的是和风煦暖而不是风暴摧折。如果占留学生主要部分的私费生在日期间遭遇过多的歧视、挫折,还有不合理的打击,那么又如何期待他(她)们能成为友好的知日派。
日本正在向建设合理通达的国际化社会转型,入国管理法也在阶段性地向著有利于吸引并留住外国人才的方向改进。作为执法机构的入管局,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上应该顺应大趋势,而不是拘泥小细节,更不能沦为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执法人、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