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0月18日《中文导报》华人篇,有张石长篇报道。吾亦“新华人”一族,也有在这里出生的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虽然难自说对这里的教育环境全盘知晓,却也略知一二,故有反对意见。
一、欺负问题。日本的传媒报道一直在大做文章,显然是确有此风气。日本人自杀为世界最多,还有一个让人心寒的事实是青少年的自杀者也很多,这当然是不用讳言的。我有朋友因为怕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女孩子),而教孩子拳击。后来我问其女儿碰到过欺负吗?回答没有,还笑著说,他们都怕我(日本人说现在的欺负不是硬的表现,不是打,是语言什么的,软性的)。我也是特别怕女儿被欺负,特别神经过敏,其中虽然有各种各样“事件发生”,但转瞬消逝,仅仅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似的,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什么大的事件。张石文中所说的最后只能因此而回国,并且说国内好,没有像日本一样的集团的欺负,我觉得这有一点偏激。我在来日本前曾在中学里做过几年教师,欺负弱者,大概全世界的学校里都会存在。中国大学如果没有的话,是奇怪的。
二、恋爱。这是一个很难得出结论的话题。男女孩子在什么年龄可以性交,一直是搞教育的或者是心理学专家们的话题。13岁就开始手淫的男孩一定很多,有必要作道德上的评判吗?当然不是说支持孩子早恋早婚,只是说不要简单地得出结论。至于晚恋或孩子不婚的愁,那可套用“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这只是父母的自寻烦恼,中国、日本,都一样的。
三、文化代沟。世界上什么国家没有代沟呢?我上海的父母和弟弟的儿子就不可能有共同语言。老实说,他们跟我(长子)都没有共同语言。这是时代的进展造成的,并不是日本特有的。“辛辛苦苦把他们培养大,他们瞧不起我们”,这句苦恼的台词,拿到中国的任何地方,都能得到同情者。
所以我说,这里的育子,没有什么特别,客观地说,大概比中国细致一点、好一点,但是如果专门去找困难点,当然会难得比通过虎狼阵还要凶险,这是各人的看法所异,难以达成共识。我的结论:一、欺负问题,家长要多关心,但也不能夸大其事。二、恋爱问题,可以教育提醒,但不能简单地划分界线。三、代沟,代沟是客观存在,要学习,就可以加强理解的能力。
张石先生的文章一直为我爱读,这次的读后文也是因为文章的存在感而发,谅能理解,则可幸哉。吾辈寄居日本,若一味说彼不好,则难以谋求幸福。张石先生以为如何?
丁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