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者日本,育我者中华。在中国养父母的关怀下,从1946年入小学一年级开 始,我在学校学了12年中国话,接著又在工作近30年中学中国话,与中国话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到49岁 归国后,说中国话的机会大为减少。现学的日语,用日语说话又感到很不自由,又不方便。我想来到日本的华人,说中国话的机会也比在国内时大为减少吧?在家里 是爱人、孩子,离开家除在华人办的公司上班者外,除与国内外亲朋好友交流外,别的机会好像少多了。是否觉得有些心里话无处说呢?我在福冈的几年,除与华人 经营者和归国者说中国话外,其他的机会就很少了。
2000年回到生我的熊本乡下,前两年能接触到说中国话的人就更少了。不能经常说中国话,总好像心里闷得慌,总好像不够自由。如何是好呢?我就试著走出门去,主动找说中国话的机会。
回乡的第2、3年到乡里和附近山鹿市的公民馆讲中文,乡里的两名学员快学6年了,近3年来,我们可用简单的中国话交流了。4年前还与山鹿市的学员一起参加了发表会,一起朗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起唱《夜来香》、《北国之春》等。至今在3处办的中文班,每周可说几次简单的中国话了,中国话派上了用场。
参加以前住过的菊阳町“同步会”组织的每年一度春节联欢会,与归国者、来日新娘、留学生交流。虽然一年只有一次,但由于日本不过春节,呆在家里会感到寂寞,所以已有4、5年主动参加,与来日华人用中国话随便聊聊,看看中国的新春对联,唱唱中国歌,感到在日本也有在中国时喜度新春佳节的气氛。
参加归国者的活动。一、参加孤儿原告团起诉日本政府的活动,也有3、4年了。每两个月一次到福冈地方法院的诉讼,与九州各地的归国者交流诉讼信息,共同关心老后生活保障等。
二、参加县日中协会组织的活动。前些年只是每年一次洗温泉,自去年10月起每月4次,有钓鱼、学熊本方言、烤地瓜、看日本剧、学习书法等。这些活动都是自由参加,自由发言,不仅充实了老年生活,而且感到说中国话可畅所欲言了。
自前年与学中 文的日本友人一起吃过中国料理后,我就常到中华料理店与店主、厨师用中国话交谈,不仅谈中国菜的料理技术,还谈中国茶的种植。因为料理店在停车场边上有一 块空地,厨师为消磨休息日的无聊,也种一点从中国引进的香菜、水萝卜等。因我也种菜,我们就有了共同话题。近2年我几乎每周都要去用中国话闲聊,遇上有中国客人时就多聊一会儿。
自去年春季以来,乡里来了6名中国研修生,他们又都住在离我家很近的村里,我就主动到他们住处交流。新年时一起参拜神社,交谈日本乡下的风俗,他们向我介绍青岛、湖北近年城乡生活的大变化,使我重温了在华时的感受。
常说中国话,不仅感到自由、方便、亲切、有滋有味,不忘中国话,不忘有5000年历史的悠久文化,还能向周围愿学中文的日本友人传授中国文化,为日中文化交流尽微薄之力,也能教孙子们学汉语,让子孙后代永记中国人的宽大胸怀,不忘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