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海归”应做三项准备
日期: 05年04月2期

  前些日子北京有关部门赴日考察团的一位人员,给我带来了令人不太愉快的消息:“ 一位‘海归’回国,壮志未酬事业受挫,女儿精神恍惚,休学呆在家中。处境真有点惨。”
  他讲的这位“海归”,是我在日本结识多年的朋友。我这位朋友留学10年,获得日本某一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出于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决定立即回国。他的女儿长期在日生活,已经适应了日本,不愿意回国。他的妻子在日就职多年,考虑到自己的年龄等实际情况,在国内难找工作,决定留日,很多人都劝他,既然妻子在日本有了稳定的工作,女儿又不愿意回国,就别回去了。他就是不听。大家见他确实一心回国,又劝他在日本待些日子,赚点钱再回去。他还是不听。我的博士朋友坚持回国,他的妻子决意留日,二人争执互不相让,最终离婚,他硬是带着女儿,匆匆忙忙地回北京了。回国数月后,经政府有关方面协调才勉强在某一大学找到了工作。
  出于某种需要,对他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事迹,蛮热闹地宣传报道了一阵。热闹的宣传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副教授的职称倒是得到了,工资、住房等待遇并不令他满意。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对国内复杂的人事关系和激烈的竞争很不适应。我的这位朋友在日本靠妻子打工读书,回国时分文没有。父女俩靠他不高的工资过日子,经济上吃紧,手中无钱与同事交往就大方不起来,时间长了就被人们瞧不起。女儿不适应国内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思念在日本的母亲,结果精神上出现问题,不得不休学,呆在家中。
  这虽然是个别的例子,但引发了我对留学归国准备问题的思考,留学归国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一、 思想准备。要有长期努力求得发展的思想准备。中国往往有树典型立标兵的倾向。有些留学人员回国后,迅速提拔重用,得到了高官、高职称、高工资,这首先归于自己的有利条件,也往往与特殊的机遇、工作和形势的需要有关。这毕竟是个别的或部分的现象。对于大多数留学归国人员来说,并不会那么幸运,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求得发展。留学归国人员一般会得到国家和单位的重视,但等待着你的并不完全是鲜花和荣誉。回国发展的道路并不完全是一帆风顺,也可能会有一时的挫折和失败,关键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还要有适应国内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思想准备。去年我在国内的一家报纸看到一篇关于“海归”回国发展首先要“脱傻”的文章。该文指出10个“海归”8个傻。“海归”的碰壁和失败,主要不在业务和技术层面,而在处事和人际关系层面。所谓“傻”是不懂国内的游戏规则和人际关系。所谓“脱傻”就是不要简单地用发达国家的规则和理想化的准则,来看待和处理国内的问题和事物,要逐步适应国内的一些不规则和暗规则,把在发达国家学到的先进理念和规则与中国特别是所在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
  二、 经济准备。有博士学位的“海归”到中小城市可以得到免费或费用较低的住房。到大城市工作得购买住房,需要相当的费用。孩子念书,费用很高。到高校工作需要发文章,在国内发文章一般需要支付版面费。请客送礼等人际交往也要花钱。回家探亲看望老乡,得准备好礼物。在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有些人往往以权和钱取人。归国留学人员若不担任官职,则无权无势,再无钱,就很难办事,打开局面。总之回国工作用钱的地方很多。在回国之前,最好有一定的积蓄,以备回国生活和工作所用。
  三、 业务准备。所谓业务准备指的是,回国之前,为国内工作在业务方面创造一些有利的因素和条件。例如在本大学的杂志或有关学会的刊物,发表一些学术论文,以供评职称所用。在日本期间,在日本有关学会刊物发表文章并不太难,回国后再在国外发表文章就困难得多,所以要珍惜机会。争取参加日本的一些合作研究项目,这会提高你在国内工作单位的砝码。尽可能把关于本专业的资料全部带回国去,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是用得着的。
  当然,回国之准备不止这三项,还有更多。需要准备的项目和内容,因人而异。但需要准备则是共同的。机会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回国之前的准备越全面越扎实,你越是接近成功。

  东京 王锡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1/1081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