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获最佳电影
在最佳电影颁发之前,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几乎是毫无意外,在纪念香港电影一百周年的大视野之格局下,以经典的香港电影桥段来重新演绎香港第一部电影《偷烧鸭》,很有其乐融融的意思。然而,当叶伟信导演、黄百鸣监制的《叶问》获得最佳电影之后,整个金像奖的颁奖结果似乎很有些奇峰迭起峰回路转的意味。从黄百鸣、叶伟信、甄子丹、洪金宝、任达华等人的组合来说,已经连续合作了多部电影,最终造就这朵奇葩,可堪再三喟叹。
老社区的老人故事
《天水围的日与夜》以其诚意拿下主要个人大奖,而《赤壁》则以其制作技术上的专业得到认可。这两部投资差距最大的香港电影,品相截然不同,意义非同一般。从吴宇森、王晶到许鞍华,三个香港电影老将,书写了一出专业与诚意交相辉映的对照记。从金像奖的整个流程来看,每个奖项都不会是平衡出来的结果,是终选评委们按照自己的取舍分别投票,再由专业的会记公司来计票,与美国奥斯卡的 程序基本相似,至少具有程序正义。先说《叶问》之外的《赤壁》和《天水围的日与夜》,两部电影都有故事原型,《天水围的日与夜》本来是准备从真实个案出发,却最终放弃香港奇案式的预设,在王晶的支持下,拍摄了一个老社区的老人故事,平淡中流淌出无尽岁月的云起云落花开花谢的沧桑感,以轻松化解凝重,许鞍华显然再一次赢得了自己事业的又一个春天。
而吴宇森从三国开创的再度架空的电影方法,虽然在剧情上与历史有著诸多的不合辙,在宣传阶段甚至敢于说回归真实历史,但是不可讳言《赤壁》无论如何在制作技巧上还算精当,不亏那六亿元的投资。《赤壁》获得五个技术奖项,是资本的力量展示,也是各地电影人精诚合作的专业证明,从服装、美术、音效、配乐、视觉等诸多方面的击倒性胜利。
张家辉获最佳男演员
至于张家辉(《证人》)获得最佳男演员称号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同样廖启智(《证人》)的最佳男配角、徐娇(《长江七号》)的最佳新演员,与鲍起静一样,都是影迷早就猜到的,所谓众望所归就是这样,即便梁朝伟、 周星驰再度入选提名名单也很明白这一次是陪太子读书。即使金像奖组委会不再公布所获票数比例,也很容易判断出竞争并非激烈。这一场演技方面的秀,不过是走 程序罢了。虽然结果并不出乎影迷的预期,但我想这一届金像奖在表演方面只是一般年景,缺乏令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的演技。
萧芳芳一路走来
倒是萧芳芳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多少有些悍然,倒不是说萧芳芳没有这个资格和成绩,主要是萧芳芳确实还很年轻。但是她纵贯香港电影五六十年的辉煌历史,既是童星又是玉女,再变身为新浪潮的推手,直到中年女性的代言人,奉献于慈善事业,是众口称赞的热心人。对于绝大多数内地观众而言,我们听到的香港电影,并不是原声,而是以丁羽等配音组持之以恒的专业奉献,他们高超的素质配合剧情及明星的特色,惟妙惟肖的制造出诸多观众熟悉的普通话对白,这个“专业精神奖”十分恰当,真金白银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