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温州民间金融问题 仍在困局中求索
日期: 2012/01/26 15:57

  温州民间金融问题仍在困局中求索,老板跑路现象仍有发生。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按照当地政府2011年9月的政策措施,政府当时重点是保持稳定,禁止高利贷恶性讨债,让企业获得舒缓空间,并将一些高利贷期限从9月份延长至农历新年之前。但期间并没有新的大额资金来盘活这条超级资金链,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机构均无力在短期内消减庞大高利贷资金的潜藏风险。

企业主逃跑仍有发生

  临近年关,企业主逃跑现象仍有发生,温州楠溪江农业集团、海鹤药业等新的企业名字先后出现在问题名单上。当地法院也开始谨慎受理高利贷案件。

  专家认为,温州民间金融体系的问题,除了整个金融体制原因外,最大的原因是温州的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包括产业空心化、产业升级落后以及企业家过度涉及资本市场。不少企业成为民间金融链条的融资平台,实业发展空有其表。

  与此同时,这种民间危机也在向传统金融机构蔓延,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在连续几年下降后首次出现上升。据当地银监分局人士估算,不良率将从2011年年初的0.4%上升至目前的0.7-0.8%左右。

  每到年关,企业都要支付工人工资、原材料等费用以及归还银行到期借款。往年这个时候,温州方兴担保公司董事长方培林借钱周转时,几个电话就能搞掂。方培林说,“现在无计可施,因为跑路太多,民间的钱变成死钱了,有钱的也不愿意借,这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温州当地的一位金融律师说,从去年10月至今,民间借贷案件有增无减,法院面临较大立案压力。

 据了解,2011年上半年还为重组湖北蓝田股份而忙碌的温州楠溪江农业集团,因借壳上市未获成功,出现资金链断裂,坊间传闻其涉及的民间借贷资金有数亿元人民币之多。

  此前的去年11月份,当地网站披露温州潘发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人均已跑路,涉及民间借贷9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海鹤药业董事长叶可为因向民间融资13亿元,主动向政府寻求重组,目前公司已进入资产清查核算阶段。

  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1月14日,湖南省岳阳市温州商会会长白洪光在其温州市区百里路一大厦9楼的办公室内自缢。

  加上之前的瓯海信泰集团、浙江麦浪实业,以及宏牛、嘉甸、星际等鞋业老板的跑路,一年来温州地区企业主及高利贷者跑路、自杀的案件尚没有准确的统计。

  跑路潮下,温州长期以来较为稳固的草根式金融信用体系被打破。“以前,两个熟人之间借个钱,打个借条就可以,现在温州人彼此不再那么信任了,借钱必须要抵押或担保,或者干脆不借。”温州当地一位金融监管机构的人士说。

  民间信用体系的破坏,对企业来说增加了营运成本。

  企业从银行贷款大多采用捆绑担保方式,一家企业跑路,影响整个担保群、担保链,并开始波及金融机构。

  目前温州当地的各家银行开始准备应对今年一季度的企业违约风险,储备法律人才或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调整,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13902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