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一项针对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进行的研究,金融海啸之后,上海金融地位大为提升,名列全球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12大的第三,超越新加坡、东京和香港。
不过,总体而言,上海与领先双中心纽约、伦敦等领先双中心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上海的金融保险证券市场,高端的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营运管理人才培育力度还不强;航运服务领域,包括船务经纪、船舶分级与登记、船舶融资和租赁、海上保险、船舶交易、海事仲裁等方面均远远落后。
由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研究中心编制的“全球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竞争力指数”(The Global Financial & Shipping Double-Center Index,GDCI)昨日在上海浦东发布。该中心是民间咨询研究机构,设在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咨询行业协会之内。
这也是世界金融航运双中心领域内按照国际惯例制作的首份竞争力指数报告。
报告所考察和评价的对象包括: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上海、香港、孟买、迪拜、悉尼、汉堡、圣保罗、温哥华等12个双中心城市(区域)。
根据60项指标评估
报告指出:“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是指同时兼具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双中心功能的特定城市(区域)。其中国际金融包括证券、期货、银行、保险、基金、金融服务等业态;国际航运以海运为主,空运及陆运为辅,包括航运服务和航运实务。
依据本指数的设定宗旨及测算原则,共选取了三大领域60项指标作为对各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进行评估的观察测评点。
据研究,纽约、伦敦、上海分获得本期评估的前三名。
从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竞争力指数的分值测算结果来看,12个双中心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纽约。第二梯队:伦敦、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其中拟又可分为“前二后三”的组合。“前二”是伦敦和上海。伦敦的综合实力,上海的成长潜力均处第二梯队之首。“
后三”是指东京、香港和新加坡。
东京在资源配置能力、香港在国际化水准和新加坡在运营规范的指标分项领域都非常亮丽,均处12个中心的前列。
第三梯队 迪拜、悉尼、孟买、圣保、汉堡、温哥华;其中拟又可分为“新三原三”的组合。“新三”是指迪拜、孟买和圣保罗,主要来自世界发展中区域及“金砖四国”。“原三”是指悉尼、汉堡和温哥华,它们在近代世界经济史和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演变史上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报告,上海在一系列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这包括银行盈利逆势飞扬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统计数字,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以213亿美元盈利位居全球银行之首,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盈利也超过英国最大的汇丰银行和巴克莱银行。
同时,“上海价格”崭露头角 200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交易金额达人民币9万2800亿元(1万9700亿新元),交易规模已经超过东京及伦敦市场,位居世界第一;上期所的天然橡胶报价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权威报价。
第三是航运能级名列前茅。2008年上海港口(海港)吞吐总量达5亿6144万吨,居世界第一;集装箱运输吞吐量居世界第二。
上海浦东空港2008年完成的航空货邮量在世界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