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等城市的退房情况备受关注。有媒体报道,北京出现“超高退房率”,并质疑楼市是否继续回暖。昨日,北京市房地产协会表示,所谓“北京高退房率”,是对数字的误读。
对于“超高退房率”的来源,有媒体称:“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期房退房公示’长达118页,共有1759条退房记录。这些楼盘的退房数据是根据其销售许可证号进行统计的”。
对此,北京市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陈志表示:“这看似有根有据,但实际上,误读恰恰出在这里”。
陈志说,上述退房总量,是按照项目销售许可证号统计的总量,这就包括2006年至今的所有数量。“将3年多来累计的数量当作近期的退房情况,并得出今年的退房率,这是不科学的”。陈志还表示,上述退房中,包含商品住房、办公用房、商业房、配套商业房等类别,“连车库都包含在内”。因此,用这个总量来显示商品住房的退房率,也不合理。
房地产协会同时发布了今年北京的退房率。陈志介绍,退房是指“购买商品房网上签约完成后,购房人不要房子”的情况。据统计,今年前5月,北京市预售商品房退房率为4.7%。对于4.7%的数字,陈志表示,“与前几年情况大体相同”,比去年同期还下降了3.4%,这是一个正常的退房率。
据了解,北京市住建委从4月28日起,在“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退房公示中,明确列出每套退房的具体情况。如签约时间、退房时间、房屋性质等内容。
新闻背景
北京“退房潮”之忧
近来,北京等地是否出现“退房潮”成为关注热点。多家媒体报道称,今年以来,在楼市成交回暖、许多项目宣告“开盘即售罄”的同时,退房现象却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在售项目的退房率超过10%,有的甚至超过30%。媒体质疑房地产市场是否虚假繁荣。此外,有业内人士担心,退房现象增加的背后,不排除某些开发商通过假按揭“自买自卖”,从银行套现,缓解资金压力,回避降价售楼尴尬。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