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英国财政部发布金融业发展战略报告
日期: 2009/05/10 17:45
摘要: 勿视金融如“妖魔”,百年“国粹”需光大——20多位英国金融业界领袖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做此呼吁。
  勿视金融如“妖魔”,百年“国粹”需光大——20多位英国金融业界领袖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做此呼吁。

  英国财政部5月7日发布的这份题为《英国国际金融服务业——未来》的报告,提出了英国金融业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保持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该报告反驳了时下对于金融部门相对实体经济过度庞大的批评,认为金融业对于全球应对新世纪各种挑战的作用举足轻重;英国政府应该与业界合作,共同保持英国金融业的世界领军地位。

  该报告指出,得益于以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集群效应,金融服务业为英国创造了超过100万个工作机会,且其中有四分之三以上在伦敦以外,并不像一些批评所言,金融业“在伦敦以外的地区无足轻重”。

  此外,报告认为,英国的金融业并没有过于庞大,其占整体经济比重为8%,这一比例与美国近似,而其他一些地区,如香港、新加坡,金融业的比重远大于此。

  因此,报告起草小组的联合主席之一、前花旗集团董事长比肖夫(Win Bischoff)表示:“(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缩减金融业的规模,而是敦促政府和业界等来达成这样的共识,为了英国的长期战略利益,应保证金融服务业在有效的监管和监督下得以进一步增强,使其对英国和全球经济的贡献最大化。”

  起草小组另一联合主席、英国财政部长达林(Alistair Darling)也在报告发布前表示:“英国几个世纪以来在银行业都是世界领袖。金融服务业应该一直作为我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只是在伦敦。”他认为,一个强大、有竞争力的金融部门,将使所有人都受益。

  报告的一个中心主题是:英国的未来成功必须建立在“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在金融服务业与本国实体经济之间,在英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及其金融中心之间。

  该报告认识到了国际经济重心转移的事实,认为应“顺应这种潮流”。因此,英国应以促进全球稳定和市场开放为念,协助新兴市场金融部门的发展,而且这也有利于英国在新兴市场中立足。

  “英国已经是全球金融服务价值链中的一环,而不是一个追求‘赢者通吃’的纯竞争者。”报告中说。

  报告中特别举了中国的例子。对于中国国务院支持发展上海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决定,报告中表示了肯定。“中国完全有可能有两个金融中心,考虑到上海和香港一北一南的地理位置。”而美国进行国际业务的主要金融中心就有五个:纽约、波士顿、芝加哥、迈阿密和旧金山。

  报告还强调了金融业的社会意义。如社会保障、气候变化等“世纪挑战”,都需要有金融的支持;人们也需要更好的风险管理产品和技术,来增强全球经济的稳定性;而且,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一个有效的全球金融市场,来满足其投资需求。

  针对英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特纳此前关于“一些金融创新的社会价值微乎其微,没有这些创新也无所谓”的言论,比肖夫认为还是不能忽视创新,“任何一个产业,如果不花时间和资源用于研发,马上就会衰颓。”

  该报告承认这场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危害,并强调,有效监管是金融业未来成功“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并建议,英国应该在全球和欧洲的监管标准制定中,承担领导作用。英国本身则应该发扬其在技术、税收环境、创新和市场推动等方面的传统优势,继续保持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

  2008年6月,英国财长达林(Alistair Darling)曾在一次讲话中表示,将成立一个论坛,讨论伦敦如何在中长期内继续保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金融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小组”遂于2008年7月成立,成员为20名英国金融业界的要员,包括汇丰银行首席执行官、伦敦股票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等。

来源:新浪财经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10385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