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联储最新一次政策会议准备的内部分析显示,基于所谓的泰勒法则分析,即根据失业率和通胀水平来估算适当的利率,当前美国经济的理想利率水平应为负5%。这份内部研究报告认为,虽然央行无法将利率降至负值,但美联储应继续采用非常规政策,起到与负5%的利率大致相当的刺激作用。在这些美联储研究人员看来,购买资产等非常规操作也能提供类似的刺激作用。他们建议,美联储应扩大资产购买规模,甚至超过上一次会议批准的1.15万亿美元的扩张规模。
曾任布什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现任哈佛经济学教授曼昆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在他看来,目前美联储在很多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他认为,美联储一直保持降息,甚至降至负利率,假设降至负3%,确实能催生更多的借钱和消费欲望。但负利率存在一个很直观的问题,即没有人会乐意在这种情况下向外借贷。对他们而言,与其在到期日收回比借出时更少的钱,还不如把钱藏在家里,这至少确保了零利率水平。而能维持负利率的一个通常途径则是通胀。当名义利率为零时,通过购买力衡量的实际利率则可能为负。如果大家有信心能够以贬值的美元偿还零利率贷款时,他们将有很大的动力来借钱和消费。
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各政府采取的财政刺激举措虽然是一剂十分必要的临时性止痛药,但并不足以使得全球经济走向复苏。日本的经济产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小林庆一郎认为,单一的财政政策并不能解决危机。以2008年诺贝尔获奖者克鲁德曼为首的经济学家对财政刺激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有专业人士认为,他们并未意识到坏账混乱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美联储纽约分行新任行长比尔·达达利也认为,美联储的财政刺激措施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并不是万能药。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美联储大规模借贷不能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即银行系统的资金短缺问题,除非银行体系确认拥有充足的资金流量,且能扩展借贷业务,经济才可能复苏。同时,法律规定,美联储只能在借款人有充份担保的情况下才能借贷。
因此,在不少专家看来,金融监管机构逐渐加强对银行资产的评估、审查以及注入充分流动性可能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