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德 著
汐清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她觉得眼眶有些涩,鼻子里还能闻得到酒精散发后的气味。汐清每次来找鲁为均幽会,都会带来一瓶红酒。当年她和夏征的故事,也是从一瓶红酒开始的。现在算算,她和夏征已经同居十来年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度却在漫长时间的浸蚀中,变得越来越隔膜起来。鲁为均也醒了,他一把抱住汐清,打算再要一次。鲁为均总是这么精力无穷而又热烈迫切,这一点正是含蓄的夏征身上所缺乏的。但汐清一把推开了鲁为均说:“我要回家了。”从鲁为均家回来,汐清洗了个澡,这才发现电脑上有skype显示的未接电话,是正在美国的夏征打来的。汐清试著拨回去,但对方已不在线。她看了看日历,今天是11月11日,单身节!十年前的今天,她把自己和一瓶红酒送到夏征面前时,还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学生呢。
卡卡是汐清大学的室友,她总是受美术系男生鲁为均之托,将他所画的汐清的素描转过来。鲁为均说自己在见到汐清以前,就老是在梦里见到她,并拿出以前所画的素描为证。卡卡对汐清的态度一直很恼火:素描你一张一张地收了,或是或非,总该有个态度吧?一味这样对人家视而不见,算是怎么回事?后来卡卡置了气,她告诉鲁为均,以后关于汐清的任何事,请他自己去探究,她不想掺和也没有兴趣。后来当鲁为均终于鼓起勇气向汐清表白时,得到的答覆却是:“我心里已经有人了,是夏征。另外我要告诉你,其实卡卡很喜欢你。”夏征当时是公共课艺术史的老师,不但课很受学生欢迎,而且在画界也已经小有名气。汐清第一次去上他的课,他那温和而磁性的声音,他讲究而又不失随意的衣著,他讲课时飞扬的神采,都让汐清想起《两地书》中师生之间的微妙感觉。随著不断的交往和了解,一个单身节的晚上,汐清终于鼓足勇气,带著一瓶红酒敲开了夏征的宿舍门……那时作为学生的鲁为均当然是没有资格和夏征竞争的,他眼睁睁地看著自己心仪的女孩投入了别人的怀抱。也许就是在失意和迷茫之中,卡卡的关怀和照顾给了他难得的温暖,不久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毕业后,卡卡去了一家设计公司做设计员,而鲁为均则在毕业第一年就被S画廊签为签约画家。本来他以为前途无限,没想到良性合作了三年后,那个犹太老板忽然卷走他和另外十几位画家的近千幅画作,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鲁为均一分钱没有赚到,甚至连日后的生活都成了问题。而汐清和夏征同居后,夏征因为评副教授的事遭受挫折,一气之下离开学校,成了一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后来他因为结识了著名经纪人王耀,在他的炒作下,夏征的画价扶摇直上,现在已经是国内前景被广泛看好的著名画家了。但在汐清的眼里,夏征的价值却在不断下降,她更喜欢当年那个站在讲台上温和而又神采飞扬的青年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汐清和鲁为均的偶然重逢,让两人都对昔日那段朦胧而诗意的生活产生了无限怀念,以至于两人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情人。卡卡知情后,在王耀的介绍下去了美国,成了著名画商迪诺法布负责东方市场的助手……鲁为均和汐清的关系非常微妙,每次鲁为均主动约汐清时,都会遭到拒绝。而过后不久,汐清却会带著一瓶红酒,主动来到他的家里。这段时间夏征一直和王耀在美国办展览,鲁为均频繁约了汐清几次,同样还是被她拒绝了。有些气急败坏的鲁为均找到汐清的家里时,却发现她正在和一个年轻的小夥子在吃晚饭。鲁为均不知道小夥子其实是汐清的外甥伍佐,他误解了两人的关系,结果被盛怒的伍佐用酒瓶击中头部,一下子满面鲜血地栽倒在地板上……
在医院里昏迷了多日的鲁为均最终苏醒了,他答应了汐清不起诉伍佐的请求。他也知道在自己昏迷期间,卡卡专门从美国回来看过自己。他决定去找卡卡,把她带回来,很好地和她生活在一起。而从美国载誉归来的夏征,在西单图书大厦举行讲座时,因长时间的奔波劳累导致心肌梗塞发作,猝死在了讲台上。作为深资经纪人的王耀,本来在美国期间就可以和画商签订买断夏征之画的合同,他为了沽名钓誉一番后使价格再高涨起来,没想到夏征的猝死让他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在夏征的追悼会上,汐清没有哭,她无法对著一个骨灰盒哭。倒是王耀哭得很伤心,谁都分辨不出这哭声里,更多的是追思缅怀还是痛心疾首。鲁为均也来了,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心里默默地念叨了很多遍“对不起”。他心里藏有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十年前,正是自己写了一封匿名信到系里,说夏征搞大了女学生的肚子,令他不仅无法评上副教授,还被迫辞职离开了学校……
(帆子)
载于《收获》2008年第4期
沈强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