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原的风,吹散了心上的云 ——西藏归来话心情
日期: 08年11月3期

年逾八旬,为何再上西藏高原?

我这个人生性喜欢旅游,只是因为大男人不得不为生计事业忙,难得闲暇。2008年,总算退休了,感到空前的轻松。现在,或许偶尔还有点什么小事稍加旁顾,但大部分时间用于旅游健身、会友养性,好不惬意!

此前,西藏我已经去过两次:一次是1993年,与夫人同行;一次是2006年,率中日铁路技术考察团去的,先后走过拉萨、山南、日喀则。后来就没有再去西藏的计划了——尽管西藏的一位企业家朋友一再邀请过我;毕竟年高,高原氧气稀薄,每去一次对身体都是一次考验。

但是,没有想到今年3月发生了拉萨314暴力事件,一时间媒体众说纷纭。西方舆论说,中国政府镇压藏人的和平示威杀害数百人;来自中国的消息则说是一些暴徒打砸抢商店,杀人放火,当局不得不出动警力拘捕不法分子。

经验教会我不要轻信媒体。但,一丝阴云却萦绕于心,挥之不去——20年前的所谓64风波的悲情,至今难以释怀呀!苦思几天以后,我做出了一个新决定:我要第三次访问西藏!为的是到西藏亲眼看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亲自去问问那里的百姓,藏民、汉民、僧人,听听他们说些什么——百闻不如一见嘛。

夫人完全支持我,且愿与我同行。

四老人团队:不虚此行

我原打算7月动身,因为据我所知,西藏旅游的黄金季通常在7-10月。后来经和即将同行的朋友协调,终于在8月底成行。我们一行四人,除夫人和我,还有一位药品检验学教授,是我们家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林明美女士,她今年79岁,小我们3岁。原想她将是我们此行的保健医生,不想她对高原缺氧敏感,有时候反成为我们照顾的对象——不过还好,无大碍,游兴不减。

我们的另一位夥伴是日文版《人民中国》杂志社的前副总编辑李奈君,他年不满7旬,是四人团队里的小弟弟。李君先前曾两次到西藏采访,撰写过关于西藏特辑、专文、连载,其中一本《西藏百日游》的小册子(日本中央公论社出版),日文译者正是我的夫人韩美津女士——她曾在人中任日文翻译16年之久,先后翻译并出版过沿著李白的足迹沿著杜甫的足迹三国志之旅等佳作。有作者和译者加入,我们沿途有说不尽的有关西藏的话题。

我还应该特别交待的是,这次接待并全程陪同我们的,正是我上面提过的那位西藏企业家朋友涂国勇先生,他曾在日本研修学习达12年,我们的友谊也是在这期间结下的。涂先生的家乡是与西藏比邻的山城重庆市(即著名的三峡水坝所在地),那里有他的公司;在西藏拉萨和林芝地区也分别有公司,这次我们也顺道拜访过,大家称慕不已,一致认为涂先生是开发西藏的先行者之一。

在陪同我们的一周时间里,涂总(人们都如此称呼他)和他的助手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照,使得我们一路如沐春风,收获多多,不虚此行。

细心的涂总,还特地从西藏旅游局为我们请了一位导游小姐,姓马(依照她的意见,我们都称她小马)。她很称职,西藏的旅游景点、历史沿革、宗教寺庙、人物掌故,包括婚丧嫁娶(天葬水葬)等民俗文化,她都倒背如流。她的解说,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加深了我们对西藏事务的理解。

这第三次西藏之行,我们先后访问了林芝地区和首府拉萨市。

林芝地区在藏东南,平均海拔2700公尺,总体上是亚热带气候,农牧业发达,森林覆盖率46%,空气含氧量比较充足。除公路外,林芝与内地已通飞机,我们这次就是由成都飞林芝的。后来,我们一再被告知:到西藏旅游的人,如果担心会有高山反应的话,最好先到林芝适应几天,然后再往别处去,是聪明的选择。显然,涂总替我们做了这样的选择。所以,这里我也奉劝有计划西藏游的人谨记。

作为首府,拉萨名气大,有很多的名胜古迹。拉萨老城里浓缩著西藏的宗教氛围和民族文化。而老城区外面,日益增多的新建筑和繁荣的商业,又无可争辩地告诉人们:和中国内地一样,现代化步伐在这里也不可遏止。新的和旧的,同样强烈地刺激著游人的感官……

不过,本文暂且不谈这些,以后有机会我将仔细一一道来。本篇我要集中谈谈有关314暴力事件的所闻所见。

事实真相并不复杂

到林芝宾馆放下行囊几小时后,涂总为我们举行接风晚宴,宾主10馀人。席间,我提出314问题,请他们讲讲各自知道的情况。

使我略感意外的是,主人们对314事件本身彷佛并不以为然,在乎的是由于314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蒙受了损失。涂总和助手们都说,本来预计的客户没有到,安排的谈判被推迟了。导游小马则说,西藏旅游公司今年将为此减少一半收入(资料显示,去年西藏接待游客400多万、收入48亿元)。

接著,他们就各自了解的314见闻,七嘴八舌地向我们做了介绍。

据他们说,其实,314日以前已有迹象,僧俗中偶有风传,说有人要上街闹事。但是,老百姓们也没有太在意,因为人们都知道310日是达赖他们(1959年)叛逃的纪念日。每年这时,达赖集团都要为自己造舆论,或者搞一些小动作。不同的是,今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即使是这样,一般人也没想到,这一回他们会那么狠,烧、杀、打、砸、抢,简直是丧心病狂!

据在座诸位描述,314那天下午,八角街(拉萨老区,最繁华、人烟最稠密的地方)突然冒出一群群的人,多是年轻人,也有不少穿袈裟的。他们大喊大叫,边跑边扔石块砖头,有的手持藏刀;先是围打追赶走在街上的汉人,后来抢掠商店财物,焚烧店铺和车辆……

在这个过程中,执勤警察曾试图劝阻、制止那些暴徒,但没有成功。后来,武警赶来支援执勤民警,也没奏效。那些发了疯似的暴徒,袭击警察,焚烧警车。一直对峙到晚上,政府派出足够的警力和军人,开始抓捕暴徒,才控制了局势。

真的好吓人哪!小马回忆说:拉萨一家服装店5个售货员,全是20岁左右的花季少女,有汉族也有藏族,314那天都被活活烧死了。

后来,官方公布的数字是,死亡的18个,伤100多人。我们的司机郭师傅(一位40岁的四川人)说:拉萨死人最多,别的地方还有,我知道的,光是我们四川老乡就有十几个死了,惨哪!

我们的交谈一直持续到深夜11点多。

此后我们在别处继续打听到不少信息,但是,就事实经过而言,大同小异。

后来,我又得到另一方面的信息,恰恰对上述情况是个印证,简述如下。

我的夫人是文学院出身,一生酷爱读书买书。这次也不例外,又买了许多有关西藏的书。我于是顺便翻看了一些,其中有一本《谎言与真相》(三联书店出版),是介绍314事件相关情况的。里面披露了部分参与打砸抢的落网分子的口供和从他们驻地查抄的文件、电脑、光盘;还记录了警方在拉萨的某寺庙里起获的枪支弹药、刀具、手榴弹和其他爆炸物的情况……

证据表明,拉萨314事件是境外藏独分子蓄谋已久的暴力活动之一。自1959年叛逃以后,达赖集团在印度达兰萨拉成立了所谓西藏流亡政府,其半数以上的政府成员来自西藏青年大会(简称藏青会)。藏青会公开主张西藏完全独立,是暴力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宣称:只要是为了我们的事业,我们不惜使用任何手段,无论是暴力还是非暴力。达赖的弟弟丹增曲杰有言:恐怖活动可以用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效果。……

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举办权后,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时机,提出要决战奥运,发动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号召各地藏人都应投入战斗

314事件后,西藏流亡政府发表声明:这次发生在西藏的和平起义非常伟大、光荣,且具有历史意义,今后一如既往,要按照我们伟大的政教领袖达赖喇嘛做出的指示行事。……

由此,我就明白了314事件的背景原来如此。

事情已经过去,但人们没有忘记

到林芝第三天,本来涂总安排我们到距驻地百公里外去参观米堆冰川,它是中国六大最美冰川之一,又是世界海拔最低冰川(6800公尺)。不想天不作美,半路上遇泥石流。受阻车辆排成长龙,等待道班抢修被损毁的路基。结果,路一时修不通,我们在阴雨中苦等了两个小时,还是不情愿地原路折返。

但是,就在这段停留时间,我们加入到滞留车辆司机和乘客的聊天人群里,听人们乱侃。这些人有汉族也有藏族,有本地人也有外来人。其中一位胖胖的干部模样的人,手指眼前滔滔江水和对面直插云霄的高山,触景生情道:在这种地方要是有人偷越国境,我看是防不胜防的。人一钻进原始森林,你看到也逮不著他。众人附和他说:拉萨闹事的那夥人,八成就这么进来出去的吧。……

过一会儿,我的夫人看到几位头缠红毛巾、身穿黑藏袍、像篮球队员样高挑个头的青年人,表示好奇,李奈君替她打听之后告知:原来那是几位有名的康巴汉子——即居住在藏东与四川交界地区(过去曾称西康,藏语也)的藏族男子;他们大多高大健壮,头扎红色巾带,腰挎藏刀;他们的性情也大都直率豪爽,看上去一个个就像罗宾汉

不经意间,人们又扯到314,说,那些参加拉萨打砸抢的人中就有康巴汉子;达赖那边的人用金钱地位什么的,诱骗他们充当马前卒。……

总的说,我们藏族兄弟是比较善良的。还是那位胖胖的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说。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的。一位藏族司机叹道。

人群一阵善意的哄笑……

只要留意,随处可以听到人们的这些似乎下意识的话语。给我的感觉是,对314,一方面,人们并不太看重它,更没有恐惧感;但另一方面,对于它造成的影响,人们又记恨难忘,提起来就愤愤然。

离开林芝前,涂总的一位朋友龙荣建请我们一行吃饭。龙,汉族,40多岁,曾当过兵,现任林芝县县委副书记和县城所在地八一镇的镇长,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藏语。龙的副手普巴(藏族,28岁,据说将是龙的接班人),以及办事员格桑德吉(藏族,20岁)也出席作陪。

龙镇长的开场白,除了对我们表示欢迎外,还说:林芝物产丰富,气候良好,劳力充足,特别欢迎内地朋友和日本朋友前来投资,也愿意和日本的城镇结为姐妹城镇。西藏仍然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希望有远见的企业家捷足先登……

席间,我又问起314事件,他们的表情一样淡然,好像那不值一顾,但又愤愤然。

龙镇长骂道:亡命徒(指闹事的暴徒)!我们今年的旅游业大受影响。

副镇长普巴则说:林芝也有人跟著起哄,但没闹起来。这里的老百姓不相信达赖那边的宣传,没有市场。

次日,我们到拉萨。拉萨正在过雪顿节(酸奶节),是藏民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法定假日7天。沿街男男女女身著盛装,有人阖家到罗布林卡(以前是达赖的夏宫,现在是公园)看藏戏(戴面具的民间戏剧)。八角街照例是人流如潮,商铺似锦;大昭寺前香火缭绕,朝拜磕头的人摩肩接踵。

在八角街,我们看到偶尔有一小队荷枪的士兵走过,还有零星的街区保安人员。我们问他们是否还有敌情?他们回答说:正在奥运会期间,得提高警惕呀!

我们看到,在314那天遭破坏最严重的两个街区,店铺都已经重新装修开张营业,惟有位于朵森格路西侧的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一栋小楼烟火的痕迹依然在目。我们询问对面店铺的李老板(男,约50岁,汉族,湖南人),回答说:按照政府规定,被损店铺都由拉萨市政府出资补贴修复,可能是因为新华社属于(北京)中央单位,拉萨市要他们自己出钱维修。……

拉萨的蓝天白云是那么地娇艳夺目,宽阔的布达拉宫广场上,似乎永远游人如织。巍峨的布达拉宫,就像一座护佑西藏高原的尊神。凡是到过西藏的人交谈起来,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那里壮丽的山水,那里纯朴的百姓,那里世外桃源般的环境……都让人激动,让人遐想,永志难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8983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