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来日时已近四十岁,当然,上了岁数再来日本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无奖学金可得,升学时也最容易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但是老刘矢志博士必得,漫长的留学路也就在他的面前曲折而艰难地展开了。而他为了活命所必须做的事,就是打工。待他往专门介绍学生打工的内外学生中心的窗口一站,和那些20来岁的小留学生排成一排,改革开放的中国带动的留学潮卷来了两代人在这里寻活觅食,死打硬拼的现实昭然若揭。
留学生打工时有各种不同的爱好,有的喜欢打短工,有的喜欢打长工,有的喜欢打夜工,有的喜欢打白天的工,而老刘打工的特点是工不分好坏,不分长短,不分昼夜,只要工钱尚好,来者不拒,一律打之。
老刘之所以能如此来者不拒,是因为老刘有一手过硬的“ 睡功”,也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照睡不误,恢复疲劳。据他自己说,从躺在床上到入睡,仅需一分钟。不仅是倒在床上,老刘何时何地都可以睡着,正是:修得如此大睡功,天下何处无床笫?拽着电车上的两个吊环,老刘就可以做一个和老婆再入一次洞房的美梦;坐在上野的破椅子上,老刘就会在黑甜乡中有一次传奇性的艳遇。因此老刘打工不惧日夜,如是打夜工,只要工前有几个小时空闲,他就会抱着闹钟,坐在无始无终,转圈行驶的“ 山手线”上大睡起来,但是闹钟不是拿一个,而是拿两个,因为一个是很难将老刘“ 闹”醒的。经常是,他的第一只闹钟一响,使他旁边的乘客“满坐皆惊矣”,而老刘仍是鼾声如雷,津津有味地哼着他的“唏哩呼噜”曲;第二只闹钟闹响后,老刘像海豹一样懒懒地从黑甜乡中拖出半个身子来,再看看傍边,坐在他身边的乘客早已被他的闹钟闹出去了几米之外。
在学校上课时,老刘当然是照睡不误,但是有时打起呼噜来似老式火车进站,旁边的玻璃窗都被他震得“嗡嗡”作响,免不了被同学老师唤醒,意犹未尽。
后来他打电话给老婆,让她在中国为其买得灵丹妙药“ 鼾立停”,这回再到课堂去蒙头大睡,则气息绵绵,细小如线,静若“ 龟息”,因此也再无人来打搅他,使其安睡如卧五星级酒店。
但是好景不长,有一回老婆虽按时寄来“ 鼾立停”,却是伪劣假冒商品,当他服用后再去教室里大睡,虽然没像不服用时那样鼾声大作,但是却从鼻子里发出一种类似于警笛般凄厉的声响,一呼一吸,节奏整然,唬得坐在他旁边的小女生以为是着火了,险些没从窗户跳了出去。老师忍无可忍,走到他身边叫醒他,并告诉他他睡觉时发出的声音如哨如笛如救火车救护车及其警车,实在给课堂带来不必要的惊恐,请他去外面重新调整音律,再入教室上课。
出了教室的老刘那天晚上立即打电话到中国痛骂老婆:有眼无珠买伪劣假冒药品,使我口鼻如哨险些招来警车。
六年过去,老刘多亏了他的“大睡功”,不仅考上了博士课程,而且节衣缩食,养家糊口,将女儿供上了大学。但“ 路漫漫兮修远兮”,念上博士,学费更加昂贵,仍需依仗“大睡功”,来它最后一搏。
那天他去大学里去上第一堂博士课,穿上了从跳蚤市场买来的一千日元一套的西服,没剩下几根头发的脑袋上抹上了一些发蜡,可他那几个头发被风一吹,站立了起来,使他的脑袋像一个刺猥。走进教室的当儿,他不由得感慨万千,鼻子一酸,一滴热泪涌出了眼帘。
教授今天给老刘上课,心情还有点儿紧张,因为他比老刘还小两岁,不由地慎之又慎,好一阵子准备。
虽说今天是第一堂课,但为了还交入学金的债,老刘还是打了一夜工,但是没有时间在打工之前在电车上施展“大睡功”。
上课开始,老刘不由地吃了一惊,原来这堂课只有他和教授两个人,且是他和教授对坐,从来没见过这个阵势,这博士课程就是不一样。
教授开讲,认认真真,佐引傍证,从古到今,丝丝入扣,讲到得意处,不由地望了望坐在对面的老刘。这一望,不由得使教授大吃一惊,只见老刘低着头,刺猥般的脑袋上几根硬硬的头发对着他和他“针锋相对”,一阵老式机车发动般的声响从老刘的脸部轰然而起。
老刘睡着了。
留学生打工时有各种不同的爱好,有的喜欢打短工,有的喜欢打长工,有的喜欢打夜工,有的喜欢打白天的工,而老刘打工的特点是工不分好坏,不分长短,不分昼夜,只要工钱尚好,来者不拒,一律打之。
老刘之所以能如此来者不拒,是因为老刘有一手过硬的“ 睡功”,也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照睡不误,恢复疲劳。据他自己说,从躺在床上到入睡,仅需一分钟。不仅是倒在床上,老刘何时何地都可以睡着,正是:修得如此大睡功,天下何处无床笫?拽着电车上的两个吊环,老刘就可以做一个和老婆再入一次洞房的美梦;坐在上野的破椅子上,老刘就会在黑甜乡中有一次传奇性的艳遇。因此老刘打工不惧日夜,如是打夜工,只要工前有几个小时空闲,他就会抱着闹钟,坐在无始无终,转圈行驶的“ 山手线”上大睡起来,但是闹钟不是拿一个,而是拿两个,因为一个是很难将老刘“ 闹”醒的。经常是,他的第一只闹钟一响,使他旁边的乘客“满坐皆惊矣”,而老刘仍是鼾声如雷,津津有味地哼着他的“唏哩呼噜”曲;第二只闹钟闹响后,老刘像海豹一样懒懒地从黑甜乡中拖出半个身子来,再看看傍边,坐在他身边的乘客早已被他的闹钟闹出去了几米之外。
在学校上课时,老刘当然是照睡不误,但是有时打起呼噜来似老式火车进站,旁边的玻璃窗都被他震得“嗡嗡”作响,免不了被同学老师唤醒,意犹未尽。
后来他打电话给老婆,让她在中国为其买得灵丹妙药“ 鼾立停”,这回再到课堂去蒙头大睡,则气息绵绵,细小如线,静若“ 龟息”,因此也再无人来打搅他,使其安睡如卧五星级酒店。
但是好景不长,有一回老婆虽按时寄来“ 鼾立停”,却是伪劣假冒商品,当他服用后再去教室里大睡,虽然没像不服用时那样鼾声大作,但是却从鼻子里发出一种类似于警笛般凄厉的声响,一呼一吸,节奏整然,唬得坐在他旁边的小女生以为是着火了,险些没从窗户跳了出去。老师忍无可忍,走到他身边叫醒他,并告诉他他睡觉时发出的声音如哨如笛如救火车救护车及其警车,实在给课堂带来不必要的惊恐,请他去外面重新调整音律,再入教室上课。
出了教室的老刘那天晚上立即打电话到中国痛骂老婆:有眼无珠买伪劣假冒药品,使我口鼻如哨险些招来警车。
六年过去,老刘多亏了他的“大睡功”,不仅考上了博士课程,而且节衣缩食,养家糊口,将女儿供上了大学。但“ 路漫漫兮修远兮”,念上博士,学费更加昂贵,仍需依仗“大睡功”,来它最后一搏。
那天他去大学里去上第一堂博士课,穿上了从跳蚤市场买来的一千日元一套的西服,没剩下几根头发的脑袋上抹上了一些发蜡,可他那几个头发被风一吹,站立了起来,使他的脑袋像一个刺猥。走进教室的当儿,他不由得感慨万千,鼻子一酸,一滴热泪涌出了眼帘。
教授今天给老刘上课,心情还有点儿紧张,因为他比老刘还小两岁,不由地慎之又慎,好一阵子准备。
虽说今天是第一堂课,但为了还交入学金的债,老刘还是打了一夜工,但是没有时间在打工之前在电车上施展“大睡功”。
上课开始,老刘不由地吃了一惊,原来这堂课只有他和教授两个人,且是他和教授对坐,从来没见过这个阵势,这博士课程就是不一样。
教授开讲,认认真真,佐引傍证,从古到今,丝丝入扣,讲到得意处,不由地望了望坐在对面的老刘。这一望,不由得使教授大吃一惊,只见老刘低着头,刺猥般的脑袋上几根硬硬的头发对着他和他“针锋相对”,一阵老式机车发动般的声响从老刘的脸部轰然而起。
老刘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