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林少华解读《海边的卡夫卡》(下) / □ 一水
日期: 03年06月2期
  记者:那堋村上自己是怎堋看的呢?以离家出走的少年的眼睛描述社会的作品应该说并不少见,而村上笔下的却不同凡响,他自己谈过创作构思吗?
  林少华:这点他在中文版序和年初同我见面时都谈到了,报刊已有报道,就不重复了。这里只引用他在网上回答读者的两段话:“这部小说包含许多故事,中心当然是一个少年求生和成长的故事,同时星野继承中田的意愿获得新生这条故事线索也很重要。两个故事对照而平行地向前推进——小说家的任务不在於提供完美的答案而在於提出出色的问题并尽可能逼近问题之谜的核心。”另外,他在《文学界》今年四月号上的一段谈话也值得注意:“我心目中的故事,必须首先具有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具有将人拖入黑暗 域的力量,必须能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以小说也只能以小说这一形式表达尽可能深的内容——我要积极运用文学这个无可替代的特殊传媒工具进攻下去。”显然,村上意识到日本的知识阶层已经解体和俗化,因而增强了使命感。这样的发言在村上是很少有的,应当有助於我们对《卡》的理解。
  记者:将人拖入黑暗的力量是指暴力吗?《卡》中出现不少性和暴力场面。
  林少华:不排除暴力因素,但更多的应该是指思想的、故事的深刻性、外延性和杀伤力。关於性,具体程度不至於超过《挪威的森林》,只是有些场面不容易接受。日本读者在网上也问到性,村上回答:“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什堋性描写。但故事本身有 求,我无法回避。”至於暴力,村上明确表示:“ 是故事要求我那样描写。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一如历史,而历史本来就充满腥风血雨。”
  记者:年初您和村上有过一次对话,都认为《卡》同《世界尽头与冷绘仙境》关系密切,是它的续篇。何以见得?
  林少华:可以结合作者本人的看法提出三点原因。一是故事形式同样以两条线平行展开;二是描写力相近。村上早就想“ 掌握冗长而细密的描写力”,在《世》中初试锋芒,在《卡》中完全如愿;第三点表现在二者对於“ 异界”、潜意识世界令人战栗的审视和细致入微的刻画,表现在对於纯粹的“恶”以及超越善恶的“ 恶”的挖掘和鞭挞,进而促成危机感和责任感。我个人觉得《寻羊冒险记》和《奇鸟行状录》也属此类──《羊》的“ 先生”、《世》的夜鬼、《鸟》的渡边升和剥皮鲍里斯、《卡》的琼尼.沃克显然一脉相承。所以,说村上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个人化作家是不够全面的。
  记者:您说村上对“ 异界”刻画入微,以前您还提到虚拟世界的现实性──村上何以有如此独特的本 和创作倾向呢?
  林少华:这首先同日本传统文化有关。日本文化中,异界、灵?世界或者说非现实世界同现实世界的区别不很明显,可以自由往来(即使现在日本人也常把去世亲人的灵牌摆在家中随时参拜,墓地与住宅相邻并不罕见)。如《雨月物语》就是一个显例,而村上又喜欢这部古典志怪小说。其次同村上本人的天生悟性有关。近来看了一些村上提及自己的随笔,让我觉得村上这个人悟性很高,或者说直觉厉害,甚至有英语所说的某种magic。灵机一动开酒吧,酒吧开得红火;灵机一动写小说,小说卖得火爆。似乎这“ 灵机一动”对他特重要。最近他说过这样一件事:小时候他从一本书上看见“ 诺门坎战役”的坦克飞机照片,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觉得那次“他出生以前发生的事件”同自己毫无隔邸,有一种“ 既视感”。所以後来写《奇鸟行状录》偶尔拿起那本书时,感觉倏然复苏,彷佛身临其境,下笔如有神助。这种特异的“ 异界”感觉恐怕也是其作品富有寓义、隐喻的一个起因。
  记者:对了,有人评论说村上创作寓意越来越重、隐喻越来越多,是这样的吗?日本方面如何理解的?
  林少华:总的说来是有这样的倾向。一来是上面提到的村上天性所使然,二来同他的创作观有关──他认为“所谓故事就是要在超越说明的层面表现普通文脉所不能说明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如中田杀人而田村君手上沾血,如琼尼.沃克和山德士的出现。对此也有不少日本读者说看不明白,村上说他也看不明白。一次他在网上告诫读者:“对任何东西都明确回答非此即彼──那样的回答大多是 死的回答,而 死的回答有时会是危险的回答。”
  记者:最後问一点,作为翻译家您是怎样传达“ 村上文体”的呢?或者简单谈一下翻译这本书的感受也可以。
  林少华:上海译文出版社连下“ 十二道金牌”,我只好连续挑灯夜战。但译得很开心,村上的笔调太合我口味了。译到得意处的确有点儿不知是我译书还是书译我的味道。对了,由於译得太“ 得意”了,有的读者善意地问我是否译走样了。这点我可以担保:绝无大碍。举个例子,连村上本人(村上也是翻译家)都说“ 翻译时只能删掉”的绕口令我都鼓捣出来了──若按原文直译成“ 羊年的执事故事”,根本不成其为绕口令。於是我根据故事发生在高知县和执事一词演绎为:高知知事不视事,视事的不是知事(P372)。如何,过得去吧?至於是否美化了日文,这要看从哪个角度看。对我来说,在整体气氛允许甚至要求我译为“长空寥廓”的情况下非要我按字面译成“天空(很)高”,乃是活要命的事。文学 给人美感。文学翻译要求的不是字面意思的等值而是美感含量的等值。若一味追求词义等值,由於日文的性质,译出来的东西十有八九成了产品使用说明书。那不是译文学,而是译文字。非我信口开河,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曾把?人译的《挪威的森林》等书输入中日对照语料库,结果发现甚至每个指示代词都处理得“ 非常巧妙”(当然是过奖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65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