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音容已杳 浩气长存
日期: 07年11月4期

■ 刘幸宇

 

  我侨居东瀛,情系故乡,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悲怆的时刻∶2004年5月14日凌晨1时50分,走过九十载人生之路的父亲与我们永别了……

  饮水思源,追忆往昔∶在那异国他乡的寒窗下,在那出生入死的《正气日报》社内,在那文革风雨如晦的狱中……父亲在每一个决定全家命运的紧要关头,总是高瞻远瞩,做出正确决断,才使我们有了光明的前程。父亲一生光明磊落,胸襟开阔,诚实做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父亲虽已乘鹤西去,但他那慈祥的面容、伟岸的身影,特别是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教诲却令我永志不忘。

  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早出晚归,整天忙于公务,回到家里与我们交谈的机会不多,十年内乱期间更是沉默寡言。不过,父亲自从1983年离休后渐渐变得健谈起来。我大学毕业赴京就职后,父亲每月来信、来电话问寒问暖。我每年回故乡看望父亲,父亲总是兴高采烈地打开话匣子。

  1992年3月,我在日本就职前夕回国省亲。一天晚餐后,父亲把我叫到卧室聊起一席话,父亲说∶要想在异国他乡立足,最要紧的是好好做人。钱财是考验一个人素质的试金石,一定要正确对待。正当收入堂堂正正地获得,不明不白的钱财一文别拿。正当收入可助人事业成功,不法钱财则可使人身败名裂。一个人纵有天大本事,如果过不了金钱这一关,只能是爬得高、跌得重。无论多少钱也不能出卖人格,接触公款和他人现金不能有丝毫差错……实际上类似话语母亲健在时也时常讲起,但父亲再次提醒则令我铭感五内。

  父亲不仅言传,而且身教。父亲在职时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讲究吃穿。有一件事我记忆犹新∶文革前每周六晚,长春市人民委员会在市宾馆放映电影,招待高干和家属,父亲由于穿戴朴素而常被一些势利眼门卫挡住,需出示工作证方能入内,而西装革履有高干派头者则无需验明身身份。父亲生活节俭,一件呢子大衣穿了三十年,一块手表戴了近四十年,离休后一直靠退休金生活,别无其它收入。他对囊中金钱漠不关心,从不以发财暴富为话题,时常对社会上蔓延的拜金主义嗤之以鼻。我赴京工作期间和在日本就职后,他从未向我提出金钱需求。1980年代末,父亲旅日期间,日本朋友欲招待他去红灯区喝酒,被父亲婉拒,事后父亲说:我怎么能去那种地方!?1980年代初,有的亲属看到某中学附近新建起教育系统职工住宅,便央求父亲搞套住房,当即遭到父亲的严厉训斥∶那么多中小学教师没房子住,你怎么说得出口!此后,再也无人敢提此事。

  多少年来,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我脑海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成为我行为的典范。

  1994年春,我到一所大学任职。自1996年起我同该校教员多次赴中国招生,由于我负责对外联络等具体事宜,因而接触到的几家中介机构都要以所谓回扣方式感谢我,我均婉言谢绝。有人对白给的钱不要而似乎不可思议,背地里说我胆量小、太老实,对此,我也未唱什么高调,我知道收下这些好处费意味著什么,一句话∶对不起父亲的教诲。后来,我和父亲谈起此事,父亲赞许道∶这钱不能收,你做得对!

  如今,父亲的谆谆教诲成为我的醒世恒言,父亲留下的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千秋万代永远继承下去。

  我每到父亲墓地祭扫都往事齐涌心头,泪水满眶。我竭力控制感情,环视无垠大地,仰望蔚蓝天空,在孕育万物的大自然中追寻父亲的伟岸身影……泪眼中我似乎看到父亲化作璀璨夺目的恒星在天际闪耀,化作百川汇集的大海在日夜澎湃,化作根深叶茂的参天巨松高耸在莽莽林海……

  此时,我总是默诵一首我时常吟诵的诗歌,我彷佛听到慈祥的父亲在缕缕清风中对我轻声耳语,劝我不要悲伤……这首英文诗原作者不详,它在一百多年前便随风而来,吹遍世界。在此,我将不成熟的译作抄录如下,以此缅怀伟大的父亲并结束本文。

 

缕缕清风

 

  请不要在我墓前哀泣,

  我没有长眠,

  我不在这里……

 

  我化作缕缕清风吹拂著大地,

  我化作晶莹白雪装点著自然,

  我化作和煦阳光哺育著田野,

  我化作轻柔秋雨滋润著万物……

  清晨我化作欢快的鸟儿唤醒你

  夜里我化作闪烁的星辰注视著你……

 

  请不要在我墓前哀泣,

  我没有离开这个世界,

  我不在这里……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5802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