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天主教徒的故事(上)
日期: 07年05月3期

——年使节千千石米盖尔

■ 依茕

一、天主教传入日本

欧洲人与日本人的相遇极具戏剧色彩和象徵意义。1543年, 一艘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吹到日本九州的种子岛。据南浦文之的《铁炮记》记载,种子岛的居民在一天的清晨突然发现海岸边有一艘大船,船上的人长著他们从未见过 的金发蓝眼,礼仪举止古怪,叽哩咕噜的语言不通,吃饭不用筷子而用手抓。幸亏船上有一位明朝的中国商人,通过汉字笔谈,方知船上是所谓“南蛮”葡萄牙人。 这次历史性会面的直接效果是火枪的传入日本。

十六世纪中叶的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各地大名(即封建诸侯)为争夺霸权相互作战,火枪这种热兵器受到战国大名的热烈欢迎,火枪迅速普及并导致传统作战方式的重大变革。

火枪传入日本仅仅数年,天主教传入日本。众所周知,传教士成为开拓“新世界”的先遣队。自从东方航线发现之后,葡萄牙就采取了“为了胡椒和灵魂的拯救”的政策,积极东进。

将天主教传入日本的是葡萄牙传教士沙忽略,他甚至进入京都。当时日本的政治权力结构为天皇-足利幕府-大名,然而皇室徒具虚名,足利幕府的将军毫无威望。正是这次京都之行,使得沙忽略放弃对日本皇室的幻想,转而面向称霸一方的地方大名。

出于实利主义等等理由,日本出现被称为“切支丹大名”的虔诚的天主教徒的大名,最著名的有大友宗麟、有马晴信、大村纯忠。至织田信长统一全国时,为天主教的最盛期,发展到37万教徒,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

二、教会的少年教育与天正遣欧少年使节团

沙忽略很早就 意识到系统的学校教育对培养传教士的作用。他希冀通过少儿宗教启蒙教育从小灌输教义,摆脱与生俱来的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能够有助于少年成人后成为更加纯 正的教徒或修士。不久,日本的简易神学校大量出现,不仅在九州的大村领地和有马领地,甚至出现在京都地区,至耶稣会巡察师范礼安离开日本时,全日本神学校 达二百多所。仅岛原一地,1563年在神学校接受教育的儿童便达数百人。

其实,早在沙忽略抵达日本后不久,便开始尝试少年宗教教育的计划,将日本少年送到海外耶稣会学校,让他们在那里学习葡萄牙语和正统的基督神学理论,然后重返日本。由三大“切支丹大名”派出,由范礼安率领的天正遣欧少年使节团正是继承了沙忽略的努力。

四少年教名为伊东满所(Ito Mansho)、千千石米盖尔(Chiziwa Migeru)、原马尔蒂诺(Hara Maruchino)与中浦朱利安(Nakaura Jurian),1582年(天正十年)从长崎港出航时都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弱冠少年。

根据《日本使 节对话录》记载,范礼安组织少年使节团的目的为一:“有必要在精神与世俗领域拯救日本”。二:“三大名以当地天主基督王侯大名的名义,请求教皇以及陛下的 庇护”,扩大日本传教事业。三:向教会和欧洲人展示耶稣会在日本传教的成果。四:希冀少年们领略教会的赫赫权威与光荣,亲眼见证基督教文化带来的都市的繁 荣与富强,培养具有基督精神与继承日本本土文化精华的日本人圣职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澳门、克钦和果阿等地停留期间,使节团少年们接受了突击培训,其科目包括拉丁语、葡萄牙语、日本文学、音乐、世界地理以及各国政治、经济、民情民俗的学习,自然科学中的天体观测仪、海图、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三、东方少年风靡欧洲

少年使节团从 长崎港出航后,经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经过两年艰辛的航程,抵达里斯本,随后少年们身著金丝的日本裙服,佩戴日本刀,觐见了掌握世界霸权的葡萄牙国王兼 西班牙国王,国王为他们举行华丽的盛典。翌年抵达目的地罗马。少年们的到来使得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极为高兴,为此教皇赐予耶稣会在日本传教的特权,并在二 十年间每年给予4000央鲁扎多的活动经费。

221, 四少年中的中浦不巧得了重病(另外一种说法是,依据《圣经》里“东方三博士”故事,最高盛典只能派三少年参加),三少年在军乐队和骑兵队的护送下,穿过欢 呼的罗马街道,在围观的罗马市民和三百鸣炮声中进入圣彼得教堂,在全体大主教的列席中,少年们向满头银发的教皇递交了九州三位大名的信简,并向教皇致意, 进行“吻足仪式”。教皇拥抱和抚摸了三少年,并授予少年罗马公民权,并列入贵族。慈祥而年迈的教皇与东方少年的戏剧性会见,使在场的目击者无不感恩流涕。 在此后的两个多月中,少年们又参加了新教皇的加冕典礼,参观了各地的教堂、神学校和新式印刷工厂。少年使节团所到之处,受到欧洲诸侯的礼遇,腆腆的少年们 参加了贵族的舞会,紧张地向坦胸露乳的贵妇们鞠躬邀舞。东方少年们陶醉于文艺复兴绚烂时期的西方先进的文化。

同时东方少年深厚的学识和高贵的举止,翩翩的风度,展示的日本独特的美,使得西方人第一次证实了传说中的东方岛屿的实际存在,不仅并非为“野蛮人”,而且为文明和有秩序国度。

少年使节团于1590年回到长崎,历时八年半,全部航程达五万馀里。

四、天主徒少年米盖尔眼中的毁佛黑烟

1590年,四少年使节团满载欧洲宝物和最新印刷机器扬帆归国,而此时的日本已非昨日。

使节团离开长 崎不到半年,就发生了本能寺之变,保护天主教的织田信长自杀。使节团回国之前的三年,派遣使节的大村纯忠、大有宗麟先后去世,丰臣秀吉惧于耶稣会的领土欲 望和对佛教、神道的破坏,下达传教士驱逐令。尽管使节团回国后还为丰臣秀吉演奏过西洋音乐,但是这并不意味著他们的命运有所改变。

四少年均为有马领地(今长崎县北有马町)神学校的同班同学,三大“切支丹大名”的贵族后裔。后来伊东满所病死于长崎耶稣会学院,原马尔蒂诺病死于澳门,中浦朱利安殉教于长崎刑场,四少年中只有千千石米盖尔活到了六十四岁,他的一生最令人思考。

米盖尔11岁受洗于葡萄牙教父,正式成为天主徒,进入有马的神学校。

此时,三大名 出于对教会的忠诚,大村纯忠不仅将自己所属领地的港口长崎奉献给教会,还强迫不愿信教的佛教徒一律迁走,在军旗上绣上十字架的徽记,在率军出征的途中,他 血祭摩利支天神社,将领地内的寺院与神社全部改为教堂,甚至在传统的盂兰盆节之际烧毁了自己祖先的牌位。大友宗麟甚至准备在他的属地内实行葡萄牙的法律和 政治制度,令领地内所有居民改教。

有马晴信捣毁了领地内四十馀所佛教寺庙。据《耶稣会1582年 日本年报》记载,佛教徒们隐藏在天然山洞里的佛像、佛典、佛具也被天主徒们发现,神学校的“少年生徒”们赶来从山洞中取出喜怒哀乐各种表情的佛像和其它一 切“恶魔的道具”,归于灰烬,“少年生徒”们拖著小佛像满村嘲弄和惩罚异教徒,强迫佛教徒在佛像上面吐痰、大小便,以此行为坚定对天主的信仰。同年冬天, 司祭馆由于炊事用的木柴匮乏,以木制佛像当炊用木柴。 (待续)

“少年生徒”在捣毁寺社的狂潮中成为急先锋,确实耐人寻味。

1998年在当地考古研究中,发现古城日野江城筑城用的石阶全是佛像与佛塔,考古学家推测出筑城的人们上上下下践踏佛像与佛塔的鲜明光景,可见有马领地为一个不允许他教并存的小独裁国。

同一时期,日本最早的神学校之一的有马神学校就在日野江城城下设立。四少年就是在这里被挑选,从这里出发的。少年们在学院内学习敬仰天主,学习日本传统文化时候,窗外正在迫害佛教徒,燃烧著烧毁佛像的黑浓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4049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