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李庆国:生命不息,求索不止
日期: 24年03月2期
-沉痛悼念是永骏先生

                                                               
文学园地
作者:李庆国

是永骏(Korenaga Syun)先生于1月27日因突发性疾病经医院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0周岁。当我听到先生病逝的噩耗时,犹闻青天霹雳般无法接受。直到在告别式上同先生的遗体告别,我才真切地感到先生走了,一种难以言表之痛从心底泛起。年前我因脚踝骨骨折住了近一个月的院,年底出院后本想给先生写封信汇报一下,并对先生的挂记表示感谢,但这封信一直拖拉着没写,没想到先生突然离世,我与先生天各一方竟然再也无法相见叙谈了,真的让我追悔莫及。

是永骏先生1943年生于日本福冈县,1966年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大学中国语学科,在出版社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考回母校大学院,师从著名汉学家相浦杲先生研究中国文学。先后任鹿儿岛经济大学讲师、大分大学副教授、大阪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副教授、教授、校图书馆馆长、校长。退休后又被立命馆大学聘为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特聘教授,后又任教授、副校长、校长、学校法人立命馆副总长。2012年取得大阪大学言语文化学博士学位。2017年12月在大学校长任上荣退。2019年4月获表彰教育研究功劳奖的瑞宝中勋章。



是永骏先生。

是永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并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永先生的研究领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他先后翻译了《北岛诗集》(1988)、《芒克诗集》(1990)、北岛的《黑匣子》(1991)、芒克的《没有时间的时间》(1991)、《中国现代诗三十人集-现代派诗的兴起》(1992)、北岛的小说《波动》(1994)、《现代中国诗集》(共同编译、1996),还与台湾学者共同编译了《台湾现代诗集》(2002),介绍台湾现代派诗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其中《中国现代诗三十人集》,除北岛、芒克外,还选译了八十年代被称为“朦胧派”诗人舒婷、顾城、杨炼、多多、江河等人的代表诗作。该书还收录了是永先生对现代派新诗的重要研究成果〈中国现代诗论〉,他以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识见,对文革后兴起的中国现代派新诗所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对他们诗歌创作的环境背景和艺术探索做了深刻的解析。可以说,是永先生对北岛、芒克等诗人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不仅丰富了日本的中国当代诗歌研究,扩大了中国现代派新诗的影响力,而且也引起了日本诗歌界的关注。著名诗人和评论家大冈信先生在为是永先生翻译的《北岛诗集》所写的推荐辞中称:“北岛的诗位于现代中国诗歌最具创造性的尖端。他的诗由冥想且大胆的发想而孕育出的隐喻充满了多义的丰富性,他的人格也具有同样的魅力。他的诗不回避中国的现实并深深地植根其中,并持续地发出了纯粹的来自于自我心灵深处的声音。他的诗受到国际上的赞誉是理所当然的。”是永先生翻译的《芒克诗集》获得了1991年日本第29届藤村纪念历程奖,其获奖的理由是:“以精湛的日语展现了芒克壮大而又纤细的诗歌世界。”



书肆山田,2009年1月出版

2009年是永先生又补入1989年后陆续翻译的北岛诗作重新结集出版了《北岛诗集》,更为系统全面地向日本读者介绍了北岛的诗歌。他在〈译者后记〉中写道:“北岛的诗歌创作始于现代中国正处于日常言论统制之下的七十年代,在此状况下解放诗歌丰富的隐喻象征就意味着语言本身价值的转换。北岛诗歌的魅力就在于他营造的由深奥沉思闪现出的形象,既有远近的深浅,也有自如的错位与变形。他的诗歌形象时而充满着透明的抒情性,时而又带有坚韧的宣言性。诗的创作多用孕育着丰富感性和自律气质的隐喻。”2021年北岛获第二届日本大伴家持文学奖,这与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北岛诗歌的翻译与研究显然是分不开的。



汲古书院,2012年出版

是永先生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者,这一代学者既没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盲目向往与憧憬,同时对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也更为熟悉。从先生的学术论著中既可见传统的实证研究的功力和特色,也可见对文体结构、体系、形式和修辞精彩的解构与分析。是永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主要体现在茅盾小说研究上。他对茅盾小说的作品解读相当精细,曾将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蚀》等作品的“改作”、“续作”与“版本异同”做了全面细致的校勘。并从小说文体、爱欲描写和政治意识形态这三大部分的删改来探讨建国后社会体制与文学建构之间的关系。其中官能与性欲的描写在中国五十年代后的文学创作中已成了禁区,一些现代作家顺应形势在旧作重印或再版时对此类描写大都做了删改。是永先生通过对作品的校勘指出茅盾的一些删改对原作构成了损害。如《子夜》中有的爱欲描写是与高老太爷的《太上感应篇》的描写相对应的,在作品中暗示着对黑暗封建性的反抗。有的爱欲描写则表现了人物和上流社会的家庭生态,它与人物形象是有机契合的整体,并无删除之必要。此外,还有茅盾对原作中有违社会意识形态与历史叙述的称谓做了删改,如原著中出现的“共匪”改为“共军”、“匪祸”改为“变乱”、“农匪”改为“武装农民”等,甚至在1959年彭德怀下台后在1963年版的《子夜》中抹去了彭的名字。这些删改除文体修辞外,大都与1949年以后的社会体制、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形势有关。是永先生认为,由此入手不仅可以看到在社会体制与文学建构中作家扭曲的心理和如何对应的,同时也为探索作家的内面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是永骏先生在东北师大讲演(1985

1985年香港《广角镜》杂志发表了一篇《我与茅盾一段情――秦德君手记》,这篇文章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大陆并引起了茅盾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不小的震动。茅盾在晚年撰写的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完全没有提及这位在日本与他同居一年半多的情人的名字。是永骏先生注意到这一“人物事件”的意义并非过往的情史和绯闻,而是关涉长篇小说《虹》的创作。这部以梅行素(原型胡兰畦)为女主人公的故事,前七章发生在四川,后三章发生在上海,而茅盾本人并没有去过四川。据秦德君回忆《虹》的故事是她亲口讲给茅盾的,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和人物对话都经过秦的润色。为此,是永先生先后于1985、1988和1996年三次亲自采访秦德君,并根据秦的口述和茅盾的回忆录实地考察了他们当年在京都田中高原町的居住地,为这段史实提供了可资查考的佐证。现今的人们都能比较宽容地看待作家个人的情感生活,但当年“为贤者讳”的状况在现代作家和文学史研究中还是较为普遍的。是永先生本着求实求真的严谨学术精神对茅盾在日本时期的生活与创作进行了考察,其重点不是作家个人的恩怨情仇,而是进一步考察《虹》创作与“史实”、文体结构与写实性之间的关系,为《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也为作家刻意回避或模糊书写的这段回忆录提供了更为真实与丰富的史料。应该说,是永先生是采访秦德君并最早对《虹》的史料发掘和作品解析取得了重要成果的海外学者,他的带有突破性的研究具有示范意义,不仅丰富了茅盾的个人传记与研究,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是永先生在对中国现代新诗的翻译和研究过程中,结识了很多诗人并与他们都有个人交往和文字交流。他不仅努力翻译和介绍他们的优秀诗作,同时对那些处于言论统制下追求表达自由和流亡海外仍坚持抗争的学者和诗人也乐于施以援手。这一点或许更能彰显先生的悲悯情怀和人格魅力。1990年7月《今天》在海外复刊,是永先生不仅大力声援与支持,而且还义务地承担起日本方面的刊物订购与联络的工作。北岛、芒克等诗人访问日本,先生为他们联系访学、讲演、诗歌朗诵会和采访等,这期间的翻译、接待和陪同等也花去了他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是永先生作为学者曾担任过两所大学的校长,这样的例子在日本并不多见。他为大阪外国语大学与大阪大学的顺利统合,为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的建设与国际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是永先生在忙碌的行政和教务工作之余,仍能坚持学术研究与翻译创作。先生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行政工作,都能以身弘毅,全身心地投入与奉献,真可称之为学者的楷模。在先生的告别式上有位教授的话令我感慨不已,他说他觉得在先生手下做工作是非常幸福的。

是永骏先生是我的恩师。我最初见到先生是在1985年9月,他随相浦杲教授、相浦绫子夫人、西村成雄副教授来东北师范大学访问,那时我是现代文学教研室助教,也是孙中田教授的在职研究生,便担负起陪同他们一行的工作。记得相浦杲先生在中文系给大学院研究生做了两场学术讲演:〈鲁迅与厨川白村〉、〈罗曼罗兰与中国文学〉。是永骏先生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与结构〉的讲演。日本学者精准流畅的中文表达,严谨而又扎实的学术风范,给听讲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年后在相浦先生和是永先生的帮助下,我有幸以国费留学生的身份赴日留学,并受教于是永先生。
   
 记得是永先生给大学院开的一门课是“中国文学演习”,选用的教材是川端康成的《雪国》中译本(大陆译本和台湾译本)。演习由选修此课的院生划分段落轮流发表,从中文不同的译文比较看小说原文的微妙之处是如何表达的。从译文中找出明显的漏译(处于政治原因或性欲描写等译者有意做了省略)、误译对于像《雪国》这样的名著翻译来说,并非易事,但若将不同文化背景和特殊语境中的微妙之处与氛围贴切地传达出来却可以有多种译法。况且理解与体会日语原文,比照不同的译文表述,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体验。是永先生对课上讨论有争议的地方十分重视,对原文理解不够的地方也总是耐心地举例说明,启发大家体味川端的一些独到又颇有深意的描写。今天回忆起来,那课上的情景宛如昨天一般历历在目。
    
我来日后不久是永先生就带我去了大阪朝日新闻的文化中心,为了让我更多地接触、了解日本社会和结识日本友人,他让我做他的“中国现代小说课”的助手,并拿出他的部分讲课费给我作为辅导的报酬。那段时间不仅使我的日语口语和听力有了提高,而且我和班上很多学员成了好朋友,他们曾在诸多方面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是永先生还通过类似的形式帮助过很多私费留学生,给他们介绍教中文的工作等,让他们能够减轻经济负担更好地投入到学业中去。后来我考上京大博士课程,课程结束后导师推荐我去三重大学人文学部任教,是永先生都在第一时间送来祝贺与勉励。记得我的小孩考上了大阪外大英文系时,先生也非常高兴,那时先生正任大学校长,他说现在做行政工作经常来大学,有空儿时带孩子来看看吧。由于孩子的矜持,我也怕打扰先生,结果失去了一次两代人一起受教和叙旧的机会。

是永先生于2017年年底从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位上荣退,结束了忙碌而又繁重的大学领导工作。从那年的贺年片上我能感觉到先生有种如释重负的喜悦。我知道他又回归了自己的学者身份,他还有出版社的稿约需要规划,还有散文随笔等需要整理……,自然还可以好好地歇息一下,多陪陪家人和颐养天年。去年9月21日先生在给我的信中提到电视剧《渴望》里“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的歌词和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他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精神中的“绝妙的趣味(雅兴Taste)”,并以此自勉。可怎么都没有想到,距这封信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先生却走了,走得那么突然,真的令我痛心不已!

夜深人静,听着窗外的雨声回想着我与先生的交往和先生的教诲,那些往事如一幕幕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灯光里我仿佛看到了先生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着真诚、慈爱与睿智……。先生之恩山高水长,时至今日,先生的谆谆教诲与勉励一直不敢或忘。我知道先生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他的亲人和爱戴他的人们的心中。(文中照片除图书封面外为李庆国提供)



  2024年2月21日于大阪  (作者为追手门学院大学教授)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20573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