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高小飞:谈谈简化字与繁体字
日期: 23年02月3期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
作者:高小飞

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问世以来,很多方面在社会上惹起了波澜,首先看到的是人们对海报上用错繁体字与简化字等问题的批评,并在书法界反映强烈。

现在说的简化字,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被简化了的,简化字的前身就是常说的繁体字,而很多没被简化过的,似乎既不是简化字也不是繁体字,出现错误的机会也少得多。

有人纠结于是否应该简化,其实没什么必要,把字简化是趋势,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至少始于先秦时期,当时的大篆在笔画上明显有所删减,重复出现的字用两小短横表示省略,这两小短横术语叫作“叠点”







举个例子,先秦时期人们在强调某个事情时会用“大大”什么什么来形容,也就是很什么什么的意思,由于当时的文字是竖着写在竹木简上的,为了节省书写空间就将重复出现的“大”字用叠点来表示,久而久之叠点就被写在了第一个“大”字的下面的两笔当中,于是“太”字就出现了,并与“大大”读音相近,再后来将叠点省略成一个点,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字。

叠点的灵活使用,为字的简化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如“棗”字,用叠点简化成“枣”。



我刚来日本的时候,看到到处都有汉字十分兴奋,但也有不理解的,如"渋谷”车站的这个“渋”字,根据日语的读音知道了这是个“涩”字,但一时弄不清是如何简化的,书法大字典里面涩字写作“澀”、“澁”,于是我顿悟日本是根据这个“澁”字来的,也就是把下方重复出现的两个“止”字省略成两个叠点,就出现了这个“渋”字,当时我不无暗自感叹。

用叠点简化的字不止这些,给大家留个探索的空间。

我们使用的简化字当中的相当部分来源于草书体(这里就不说草书体的形成过程了),草体楷化的字很多,如“学”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日本汉字中的樱花的“桜”字等,都属于草体楷化的结果。

日本的片假名中这种例子就更多,如“ア”,就是阿字的耳刀旁的草书体的楷化,如“マ”,就是末字的开头两笔(两横)的草写楷化结果,我们可以把片假名的这种将字的部分摘出独立使用的方法、看作是一种对字的简化方法也未尝不可。

在邓小平同志名声大振的年月,日本人大多认识这个“邓”字,但他们有很多的疑惑,不知这个字为何简化成这个模样,我当时不止一次地对我的日本学生们讲过:这个“邓”字的简化方法,与你们的片假名同出一辙,都是取了字的一部分,把“鄧”字的左上角拿出来加个耳刀就是这个“邓”了。



在用惯了简化字的今天,一旦涉及繁体很容易出错,因为有很多的简化字是两个不同的繁体字合二为一的,如《满江红》开头的“怒发冲冠”句中,就有发、冲二字在还原成繁体时很容易错,原因是将“髮”、“發”原本音意不同的二字合并为一个“发”了,如果只用简体时音义两方面都不会有误,可是一旦还原为繁体就会出现致命的问题。

冲字也一样,是将“衝”、“沖”约缩来的,“怒发冲冠”时当写成“怒髪衝冠”,一不小心就会出错。还有写“沖縄”时也须小心。

类似容易出错的还有“裏”、“里”,前者是里外的“裏”,后者是“故里”的“里”,在地名上都是这个“里”,如三里屯、梅里、日暮里等。

还有一见钟情的“鍾”,若不留神就会写成报时的“鐘”了。

书法领域常见的错误“範”、“范”不分,前者是师范典范时用,后者是姓氏时使用,写《岳阳楼记》的是范仲淹,只能用这个“范”。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早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字头虽是简化字,但还原成繁体时标注得很清楚,不至于用错。

还有建议用日语的训读查找文字,也同样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20089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