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沈 平:一年了 追忆方骏
日期: 22年04月2期
中文导报 文学园地
作者:沈平



沈平(中)与方骏夫妇在方骏画前。

 
已记不清是哪一年认识方骏的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已从新疆来到香港定居,在香港中国旅行社负责对香港市民宣传中国旅游方面的工作,在国家旅游局刘毅局长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旅游书画联谊会。成立活动在从武汉到重庆的三峡游轮上举行,也许就在这个场合中第一次见到了方骏先生。记得江苏来的画家挺多的,孙君良、杨麟、丁观加、朱道平,还有当时在江苏画刊工作的陈覆生。

印象中,初识的方骏笑嘻嘻的,明亮的眼睛中透着真诚、和善、沉着、谦虚,当然还包含着聪慧、睿智和涵养。他那不温不火,待人友善,谦和有礼的脾性和性格,很快使我们成为无话不谈,很投契的朋友。



1989年,在香港举办"方骏中国画展"。沈平(右)与方骏(左)

又不知是哪一年,我和太太一起在香港筹办“心源画廊”,方骏非常支持我。在南京,第一次去方骏家中,他们住在一所年代久久远的小楼中,似乎周围还住着沈行工、朱新建等老师。

方骏说他的住房是陈之佛先生住过的房子,木制的地板,踩上去还有轻微的声响。方骏带我去了柯明先生家,也去了常进先生家,记得他带我去见了不少南京的画家。

方骏和许多画家一样,三十年前的作品与现在的作品还是有区别的。印象中的三十年前方骏的作品,我也很喜欢。我觉得各个时期,他的作品总是格局大气,结构简洁,很好看。“好看”是我和方骏在看画时常用的词汇,“好看”似乎通俗简单,但由画家口中说出却有着”好看”背后无限的创意创新构思和功力修养,包含的太多太多了。



2017年,方骏与王孟奇南京举办画展,沈平与方骏在展览现场。

写到此,找出方骏七年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时出版的画册,厚厚的,记录着方骏先生大半生的心血代表之作。一页页翻去,不由得从心中发出赞叹:画了多少作品啊,“好看”就不必说了,而且题材广泛,从黄山到太湖,从陕北到皖南,从布拉格到维也纳,从圣诞木偶到青花瓷,这些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美景,由方骏自家的方家笔墨一一呈现,真好看,而且画法也多元啊!众多画幅中,我特别喜欢那两套组画——《湖湾纪事》和《凝视维也纳》,令人心服。



方骏 湖山晴翠图方骏 纸本设色30×30cm 1984年   

这两套作品创作时间相隔24年,画法已改变许多,而且从内容上看,一组江南水乡韵事,另一组却是跨越了太平洋,相隔千山万水,民俗景观千差万异的北欧风情,没改变的是方骏的追求,对“好看”的追求,而且还是用方骏特有的眼光,特有的手法去分别诠释着东西方不同但有着共性的人间美态……真好。



方骏 溪山访友图 纸本设色30×30cm 1984年


画册中还印有《青花十题》十幅小品。方骏题道:"青花瓷器藏家皆以官窖出品者为贵,余独爱民窖所出之器,其上而绘青花,笔墨酣畅,简朴天真,别具一格……”方骏曾說,文革后,他去扬州出差,偶见河边正清除淤泥,只见泥中有白色瓷片在夕阳下闪着光亮,原来是数不清的青花瓷片(也许此处还是当年运河码头所在)。兴趣之余,捡了一大书包带回南京细细欣赏研究。凭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由衷热爱,方骏吸取了青花的笔墨趣味融于自己的创作之中,诞生了许多妙趣横生的以青花为题的水墨小品,《青花十题》就是一例。既接地气充满民间风味,又不失文人气息。

画后还有一些速写,又让我感慨非常,一会儿钢笔线描,一时间又是碳笔皺擦,又出奇不意地来一点黑白对比……手法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极为生动。但细观每幅速写,从构图到用笔,一路到题款到书写位置,轻松随意却都讲究非常,真令人心服。

记得有一年,去南京看他们,他们已搬回到校园中,一家人正在看电影录像,张艺谋导演的《一个不能少》,说拍得真好、感人,你可带回香港看。

时常想,画家并不是一天到晚都在作画的,大多都爱看看电影和接触一些其他的文艺作品(我认识的画家老师朋友中刘国辉、董小明、胡南开哪个不爱看电影啊)。电影给我们太多太多东西,想来方骏也不例外。首先我们还是平常人一个,不是那么封闭的,除了看电影的曲折情节外,也领悟到太多领域的知识及与绘画相通的东西啊。



接下来再写些什么呢?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其实这些年由于各忙,很少与方骏见面,只是在北京开美代会时见见,神聊一阵。但最近几年中,我去过南京两次,专程探望方骏,一次在上海探望母亲,忽见新民晚报上有方骏和王孟奇在南京办画展的消息,即告,明天就去南京,慧丽给我从手机上订了来回的火车票。出站以后,我们边看画展边聊,下午又去城南老门东古城墙脚下的旅游区吃了民间小吃,他们又买了大包特色烧饼让我带回,一下午,又聊不少,总觉能见一面我很开心。去年四月,我又一次去上海,听说我要去南京看他,又赶紧帮订了来回高铁车票,虽然只有几个钟头,在饭桌上和方骏兄嫂见面聊了许多,还去新居小坐片刻,因要赶火车,只得悻悻告别。



回到香港,总想起方骏的病,似乎心中有一块结,直至传来令人悲痛的消息。

一年过去了,时常想念方骏,有时翻阅画册,或观赏他送我的小品,都会想起他那宽厚仁慈、眉目中传递着友情的含蓄笑容,同时也会响起他那南京口音的亲切语言(其实我们同是祖籍安徽,但却自小生活在其他城市。)

写到这里,忍不住流下怀念朋友的泪水。方骏兄,您实在实在走得太早了一些……但我们会永远记住您,这么有才华,又仁厚善良,又具学者风范的中国优秀画家,还有您那独具风貌的“好看”作品。          
                      
(作者为香港文联顾问 香港美协顾问)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19723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